[发明专利]硼杂Z型并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624906.7 | 申请日: | 202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497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窦传冬;袁刘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5/02 | 分类号: | C07F5/02;C09K11/06;H10K50/11;H10K50/12;H10K85/30;H10K85/60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硼杂 衍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硼杂Z型并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有机电致发光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稳定的有机硼化合物数量较少、合成难度大、性能仍需优化等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硼杂Z型并苯衍生物具有良好的电子及空穴传输能力、热稳定性;且玻璃态转化温度较高,具有良好的真空蒸镀成膜性。本发明的硼杂Z型并苯衍生物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可用作发光层材料,其制得的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器件具有驱动电压低、外量子效率较高、寿命较长等特点。在有机电致发光领域有着很好地发展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电致发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硼杂Z型并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尤其涉及该硼杂Z型并苯衍生物在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在三十年前,邓青云教授首次发现了有机小分子薄膜具有双层电致发光的现象。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色彩丰富、视野宽、自发光,以及易于实现超薄超轻等突出优点,因而受到了广泛关注,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近年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已经在电子产品中得以应用,这得益于新型高性能有机发光材料的创制。
有机电致发光的基本原理可描述为以下三个步骤:载流子的注入;载流子传输和累积;载流子复合生成激子,激子失活发光。根据器件工作原理以及材料设计要求,目前的有机发光材料虽然得以应用,但是实现高稳定性、高效蓝光和深红光的有机发光材料仍然具有挑战,其种类和数量都很稀少。目前实现该类材料的途径,主要是设计磷光材料和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而后者能够同时利用单线态和三线态激子进行发光,因而具有实现高内量子效率的发光器件。此外,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的价格低廉,更利于其商业化应用于电子器件和产品中。
硼原子具有特征的空p轨道,因而含有硼原子的有机硼化合物具有缺电子性质、路易斯酸性、良好的电荷传输能力和优异的发光性质。近年来,基于硼原子的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备受关注,其设计策略主要是两种方式,一是以含有硼原子的单元作为拉电子单元,构建扭曲的推拉电子结构实现热活化延迟特性;二是将硼原子和氮原子同时引入到共轭结构中,利用硼原子和氮原子的电子轨道共轭,实现热活化延迟特性。采用这两种方式构建的有机硼发光材料,以及基于四配位发展的经典发光材料,其发光光谱覆盖了从深蓝光到近红外光的光谱范围。但是,兼具高稳定性、高电荷传输能力、强发光性质的有机硼发光材料,其分子设计更具挑战,导致材料体系单一且性能仍然不能满足实际应用,限制了这类发光材料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稳定的有机硼化合物数量较少、合成难度大、性能仍需优化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双硼化合物,即硼杂Z型并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硼杂Z型并苯衍生物,结构式为以下结构中的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硼杂Z型并苯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所述硼杂Z型并苯衍生物的结构式为1-4,包括以下步骤:
惰性气氛保护下,将中间体1d溶于第一有机溶剂中,降温至0℃,逐滴滴加化合物A,反应30mins后升至室温下反应2h,反应结束后,减压下除去第一有机溶剂,柱层析分离,得到硼杂Z型并苯衍生物;
所述中间体1d的结构式为:
所述化合物A为2,4,6-三甲基苯溴化镁、(4-(二苯基氨基)-2,6-二甲基苯基)溴化镁、(4-(9H-咔唑-9-基)-2,6-二甲基苯基)溴化镁或(4-(9,9-二甲基吖啶-10(9H)-基)-2,6-二甲基苯基)溴化镁;
所述中间体1d与化合物A的化学反应当量为1:2。
进一步的,采用200-300目硅胶作为固定相,体积比为1:3的二氯甲烷和石油醚作为洗脱剂进行柱层析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249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