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工业废弃物为原料的仿天然石材玻化砖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27401.6 | 申请日: | 202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6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尹一;郑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景德镇市祎柏新材料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3/132 | 分类号: | C04B33/132;C04B33/13;C04B33/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1 | 代理人: | 李玉峰 |
地址: | 333000 江西省景***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工业 废弃物 原料 天然 石材 玻化砖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工业废弃物为原料的仿天然石材玻化砖,其原料组成为:粒度为0.5~2mm的废瓷粉40~55wt%、透明熔块12~18wt%、粒度为0.1~0.5mm的水泥废料6~10wt%、粒度为0.1~0.5mm的废红砖粉10~15wt%、强化坯料14~22wt%。此外,还公开了上述利用工业废弃物为原料的仿天然石材玻化砖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综合回收利用废瓷粉、废红砖粉、水泥废料等工业废弃物,以颜色和规格不一的大颗粒废瓷作为仿天然石材的色斑,通过透明熔块的表面黏附作用,形成仿天然石材玻化砖,不仅提高了工业固废的利用率,拓展了工业固废的应用领域,而且降低了玻化砖的生产成本,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能够更好地满足行业和社会绿色经济发展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陶瓷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工业废弃物为原料的玻化砖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工业废弃物数量庞大、成分复杂、处理困难,现有填埋、堆积等处理方式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影响生物生长和人体健康。将工业废弃物适当处理作为资源型原料加工成产品,是工业固废的可持续发展绿色道路之一。
玻化砖是一种通体砖,表面光洁、强度高、装饰效果好、用途广泛,被称为“地砖之王”,随着陶瓷技术的发展和消费者审美标准的提高,仿天然石材质感的玻化砖日益成为行业的焦点。利用工业废弃物制备仿天然石材玻化砖的技术难点主要在于:(1)工业废弃物原料品类不一,仅废瓷一类就有高温废瓷(1280~1320℃)、中温废瓷(1200~1250℃)、低温废瓷(1130~1180℃),给固废的回收利用带来极大的不便。(2)工业废弃物原料处理困难,有的固废材料质地坚硬,低吸水、低收缩,但是破碎成本较高;有的固废疏松多孔,有一定的保水性,但是烧结温度高。(3)工业固废在玻化砖中的添加量受到固废材料颗粒大小、在高温下的粘结润性影响,大颗粒固废材料高温下和其他材料的粘结润湿性差,难以满足玻化砖吸水率低于0.5%的要求,如果提高烧结助剂的添加量、降低吸水率,又会增加砖体变形收缩的缺陷。而原料颗粒研磨变细又会提高生产成本,且固废材料大颗粒本身的一些颜色特征也会随之消失,需要外加着色颜料进行呈色。
因此,如何综合、高效、经济、环保地利用工业固废等材料制备产品,特别是利用工业废弃物制备仿天然石材玻化砖,将有利于资源化利用固废,并有效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从而能够更好地满足行业和社会绿色经济发展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工业废弃物为原料的仿天然石材玻化砖,通过优化配方体系,以颜色和规格不一的大颗粒废瓷作为仿天然石材的色斑,以透明熔块的表面黏附作用,形成仿天然石材玻化砖,从而有效提高工业废弃物的回用率,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利用工业废弃物为原料的仿天然石材玻化砖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利用工业废弃物为原料的仿天然石材玻化砖,其原料组成为:粒度为0.5~2mm的废瓷粉40~55wt%、透明熔块12~18wt%、粒度为0.1~0.5mm的水泥废料6~10wt%、粒度为0.1~0.5mm的废红砖粉10~15wt%、强化坯料14~22wt%;
所述废瓷粉由烧结温度为1250~1320℃的日用陶瓷废瓷破碎而成;所述废红砖粉由烧制温度为850~950℃的烧结型建筑用粘土砖块破碎而成;所述水泥废料由水泥和沙子混合固化后的废料(如建筑外墙和建筑地面找平层用,不含石膏和石子)破碎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景德镇市祎柏新材料研发有限公司,未经景德镇市祎柏新材料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274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