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除液化气脱硫过程返加硫效应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34081.7 | 申请日: | 202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70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童仁可;杨仁宗;聂通元;夏桂友;曾佳;赵秀秀;郑胜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中一石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3/12 | 分类号: | C10L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张开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宁波市高***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除 液化气 脱硫 过程 返加硫 效应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消除液化气脱硫过程返加硫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消除系统(10)、一输入管线(21)、一输出管线(22)和一复合脱硫剂罐(30);
每个消除系统(10)均包括一液膜脱硫接触器(11)、一脱硫分离罐(12)、一脱硫循环泵(13)和一第一脱硫剂管线(14),所述的液膜脱硫接触器(11)的进料口与输入管线(21)相连通,所述的液膜脱硫接触器(11)的出料口与脱硫分离罐(12)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的输出管线(22)与脱硫分离罐(12)的顶部设置的出料口相连通,所述的脱硫分离罐(12)的底部设置的出料口通过第一脱硫剂管线(14)与液膜脱硫接触器(11)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的脱硫循环泵(13)设置在第一脱硫剂管线(14)上,所述的脱硫循环泵(13)的输入端与脱硫分离罐(12)底部的出料口相连通,所述的脱硫循环泵(13)的输出端与液膜脱硫接触器(11)的进料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液化气脱硫过程返加硫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消除系统(10)上均连接有用于置换脱硫剂的一第二脱硫剂管线(15)和一富脱硫剂排放线(16),所述的第二脱硫剂管线(15)和富脱硫剂排放线(16)均与脱硫分离罐(12)底部的出料口相连通,所述的复合脱硫剂罐(30)通过第二脱硫剂管线(15)与脱硫循环泵(13)的输入端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液化气脱硫过程返加硫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膜脱硫接触器(11)内填充有丝网填料(111)和不锈钢金属丝(112),且丝网填料(111)和不锈钢金属丝(112)分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液化气脱硫过程返加硫效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膜脱硫接触器(11)的出料口与脱硫分离罐(12)的进料口通过法兰固定连接。
5.一种消除液化气脱硫过程返加硫效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所述复合脱硫剂与除盐水在复合脱硫剂罐(30)内充分混匀,配置成脱硫剂;
(2)、通过脱硫循环泵(13)将复合脱硫剂罐(30)内部的脱硫剂输送至液膜脱硫接触器(11)的顶部,通过液化气管线(20)将待处理的碱洗后液化气输送至液膜脱硫接触器(11)的顶部,利用液膜脱硫接触器(11)将待处理的碱洗后液化气和脱硫剂进行混合,从而形成液化气与脱硫剂的混合液,并在液膜脱硫接触器(11)中完成返加硫效应的消除;
(3)、通过液膜脱硫接触器(11)将液化气与脱硫剂的混合液输送至脱硫分离罐(12)的内部,利用脱硫分离罐(12)对液化气与脱硫剂的混合液进行沉降分离,得到含硫化物的富脱硫剂及消除返加硫效应的液化气;
(4)、利用脱硫循环泵(13)抽回含有硫化物的富脱硫剂,并且将抽回的富脱硫剂输送至膜脱硫接触器(11)的顶部,由此完成一个循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消除液化气脱硫过程返加硫效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复合脱硫剂中的叔丁胺基乙氧基乙醇TBEE浓度为20-30wt%、1,3,5-三(2-羟乙基)-六氨均三嗪浓度为20-25wt%、恶唑烷类化合物浓度为10-20wt%、N-甲基吡咯烷酮浓度为3-5wt%、聚乙二醇二甲醚浓度为3-5wt%、N-甲基吗啉浓度为3-5wt%、渗透剂浓度为1-2wt%、消泡剂浓度为0.5-1wt%、抗氧剂浓度为0.5-1wt%。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消除液化气脱硫过程返加硫效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脱硫剂中复合脱硫剂浓度为25%-45wt%。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消除液化气脱硫过程返加硫效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液化气压力范围为0.8-3.5MPaG、温度范围为10-60℃。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消除液化气脱硫过程返加硫效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脱硫剂与待处理的碱洗后液化气在液膜脱硫接触器(11)内混合的质量流量比例范围为10-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中一石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中一石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3408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漂浮式移动摄像装置
- 下一篇:一种煤矿井下车辆用座椅升降装置及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