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心球状芬顿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637814.2 | 申请日: | 202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081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高;单杰;沈茂松;张露;秦康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35/08 | 分类号: | B01J35/08;B01J37/08;B01J3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陈建和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心 球状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心球状芬顿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作坯泥;步制作坯粒;使用吹塑设备将坯粒制作成空心球;吹塑设备连同其内的空心球送进干燥箱干燥固形;空心球脱模;脱模的空心球送进箱式炉烧结。本制备方法制备出的空心球状催化剂,在相同体积的情况下比重小,液中的悬浮能力大大优于传统的实心催化剂,且外形尺寸大体一致,很好地解决了催化剂液中悬浮困难的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空心球状芬顿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异相芬顿反应体系中固态催化剂的流化十分重要,其运用的好坏直接影响反应的成败。目前,该体系中使用的催化剂大都为砂石类如沸石、石英砂等,亦或为制作的实心球丸状铁矿类催化剂,上述催化剂的共同缺点是维持催化剂的液中悬浮困难,片面追求催化剂的小型化甚至纳米化,虽可提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悬浮能力,但超细的催化剂亦存在带出反应器的窘境,寻求一种大小适宜、悬浮能力佳的催化剂显得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出一种空心球状芬顿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用来制备液中悬浮能力强的空心球状催化剂。
技术方案:一种空心球状芬顿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制作坯泥;
步骤2:制作坯粒;
步骤3:使用吹塑设备将步骤2中制成的坯粒制作成空心球;
步骤4:吹塑设备连同其内的空心球送进干燥箱干燥固形;
步骤5:空心球脱模;
步骤6:脱模的空心球送进箱式炉烧结。
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吹塑设备包括上模和下模;
上模的上部中央区域设有上模气室,上模气室连接有第一气源接口和第一泄压阀;上模的下平面中央区域具有阵列排布的上模型腔,上模型腔为半球形,腔室的顶部中心位置具有通孔,通孔内镶嵌有吹气管,吹气管的顶部为平头面并与上模气室相连通,吹气管的底部为圆锥形;
下模的下部中央设有下模气室,下模气室连接有第二气源接口和第二泄压阀;下模的上平面中央区域具有阵列排布的下模型腔,下模型腔为半球形,腔室的底部中心位置具有气孔,气孔连通下模型腔与下模气室;上模下模相对合模后,上模型腔与下模型腔合模为1个整圆腔室。
进一步的,所述整圆腔室的直径为3mm,所述吹气管的直径为0.2mm。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的上平面的中心位置具有1个方形上模盖板槽,方形上模盖板槽的内侧区域为所述上模气室;上模盖板盖进方形上模盖板槽内,并使用螺钉紧固,上模盖板和上模盖板槽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
下模的下平面的中心位置具有1个方形下模盖板槽,方形下模盖板槽的内侧区域为所述下模气室,下模盖板盖进方形下模盖板槽,并使用螺钉紧固,下模盖板与方形下模盖板槽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
上模下模相对合模后使用螺钉紧固,上模下模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
进一步的,步骤4中,进行干燥固形时,先将箱内温度控制在50摄氏度,保持0.5小时,再将箱内温度上高到90~100摄氏度,保持1小时,期间通过第一泄压阀和第二泄压阀泄压排水汽。
进一步的,步骤5中,从干燥箱中取出吹塑设备,第一泄压阀和第二泄压阀全开泄压开模;然后第一气源接口、第二气源接口均接上外部高压气源接口,关闭第一泄压阀和第二泄压阀,打开高压气体开关,使外部高压气体通过上模气室和下模气室,继而通过吹气管和气孔,通过外部高压气源将固形后的球形催化剂吹出上模或下模,实现球形催化剂的脱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378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链式多体自主水下机器人
- 下一篇:发光芯片封胶后的返修方法及显示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