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物联网运营健康度的评估方法和评估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43078.1 | 申请日: | 202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38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狄爽;祖翔;刘汉生;花昀;任航;高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1/14 | 分类号: | H04L41/14;H04L41/147;H04L47/80;H04L47/83;H04L67/12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楼震炎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联网 运营 健康 评估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物联网运营健康度的评估方法,所述评估方法包括:获取来自物联网的多个环节的运营数据;基于所述运营数据中的第一数据子集执行用户感知指标评估,以确定用户感知指标;基于所述运营数据中的第二数据子集执行业务质量感知评估,以确定业务质量感知指标;基于所述运营数据中的第三数据子集执行网络质量感知评估,以确定网络质量感知指标;基于用户感知指标、业务质量感知指标和网络质量感知指标执行多指标融合健康度评估,以确定健康度评估指标;和由多指标融合健康度评估查明物联网的至少一个指标异常,并且针对所述至少一个指标异常执行基于根因传播模型的质差根因分析,以确定质差根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物联网运营健康度的评估方法和评估装置。
背景技术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的信息承载体,它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形成互联互通的网络。
与物联网业务的快速发展相比,目前对物联网业务的保障评估手段远远滞后于产业增长水平。物联网在行业应用场景繁多,包括高校、高铁、商业区和写字楼等多类情况。在各种复杂应用场景与用户业务行为的相互影响下,由于所处的用户群体的使用特征不同,其表现的业务特征和网络指标也会有所差异,给网络弱覆盖优化与质差识别挖掘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目前运营商针对物联网业务运营维护普遍还采用网络指标监测运维的方式,缺乏对业务质量的监测,如终端异常下线、终端注册失败失连等;业务质量问题现有手段监测较为困难,且涉及到多个环节,影响客户使用体验。
物联网涉及终端侧、无线侧、核心网侧、平台侧等多个环节,各个环节均有对应的监测评估指标,指标评估手段相互独立但各指标结果存在很强的相关性,缺乏一套对物联网业务整体健康度的评估方法。
此外,物联网卡的使用率一直偏低,亟需对用户的活跃度、业务价值进行评估,使业务部门及时获取各行业态势,支撑业务扩充和客户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至少一个缺陷的用于物联网运营健康度的评估方法和用于物联网运营健康度的评估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物联网运营健康度的评估方法,所述评估方法包括:
获取来自物联网的多个环节的运营数据;
基于所述运营数据中的第一数据子集执行用户感知指标评估,以确定用户感知指标;
基于所述运营数据中的第二数据子集执行业务质量感知评估,以确定业务质量感知指标;
基于所述运营数据中的第三数据子集执行网络质量感知评估,以确定网络质量感知指标;
基于用户感知指标、业务质量感知指标和网络质量感知指标执行多指标融合健康度评估,以确定健康度评估指标;和
由多指标融合健康度评估查明物联网的至少一个指标异常,并且针对所述至少一个指标异常执行基于根因传播模型的质差根因分析,以确定质差根因。
应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来自运营数据的各数据子集可以是彼此独立,也可以是彼此交叠的。根据本发明,可以实现全流程指标感知并且能够有利地筛选出导致质差的根本原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430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