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涵道混合动力装置、飞行汽车以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650292.X | 申请日: | 202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035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袁一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F5/02 | 分类号: | B60F5/02;B64C15/02;B64D27/24;B64C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品慧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62 | 代理人: | 张晨光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涵道 混合 动力装置 飞行 汽车 以及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交通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涵道混合动力装置、飞行汽车以及控制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外涵道、内涵道以及利用压缩空气为工质的压缩推进系统,所述内涵道设置在外涵道内,所述外涵道与内涵道同轴设置;所述外涵道包括进气端和出气端,所述进气端处的外涵道内设置有电动风扇;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使用压缩空气,不仅能够提高续航里程,使其在较低的飞行高度上即可达到超音速飞行;通过使用空气压缩机和外界大气为高压空气罐补充压力,不仅可以灵活调配内涵道和外涵道推力的比例,而且可使飞行汽车以牺牲一定里程为代价换取更高的推力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涵道混合动力装置、飞行汽车以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交通工具的电动化势在必行。在地面上,各种电动汽车即将陆续普及,而在空中交通工具方面,电动化的进展较为缓慢,这主要由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1)电池能量密度不够高,使达到一定的续航里程所需的电池体积和重量过大,不仅如此,加装如此多的电池也使成本高昂,无法被普通消费者所接受;(2)目前的电动风扇技术产生的推力过小,加上电池的重量后,推重比严重不足,飞行的性能较差,空中交通对地面交通的运输效率优势不明显。
由此可见,在目前的科学技术条件下,为了实现空中交通工具的电动化,必须采取技术措施解决上述两个方面的技术短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空中飞行时增加推重比并能满足超音速飞行要求的双涵道混合动力装置、飞行汽车以及控制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第一种技术方案为:
一种双涵道混合动力装置,包括外涵道、内涵道以及利用压缩空气为工质的压缩推进系统,所述内涵道设置在外涵道内,所述外涵道与内涵道同轴设置;
所述外涵道包括进气端和出气端,所述进气端处的外涵道内设置有电动风扇;
所述压缩空气通过内涵道进行释放,释放方向为外涵道进气端至出气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第二种技术方案为:
一种飞行汽车,包括蓄电池以及若干上述的双涵道混合动力装置;
所述蓄电池为电动风扇、压缩推进系统供电,所述电动风扇反转时为蓄电池充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第三种技术方案为:
一种飞行汽车的控制方法,包括
判断运行状态,若为地面驾驶或在预设高度之下飞行,则优先采用电动风扇进行驱动;若在预设高度之上飞行,则优先采用压缩空气进行驱动;
运行过程中判断当前电动风扇提供的推力是否满足要求,若是,则采用电动风扇推进,若否或蓄电池电量低于阈值,则由压缩推进系统释放压缩空气提供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502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