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布式道路人员安全主动防护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64610.8 | 申请日: | 202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87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机智云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16 | 分类号: | G08G1/16;G08G1/052;G08G1/056;G08B21/02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刘计成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布式 道路 人员 安全 主动 防护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该分布式道路人员安全主动防护系统及方法,包括路况监控主机、控制器及AR智能穿戴设备,通过设置路况监控主机对道路作业区域的路况进行实时监测,同时通过控制器将路况信息实时转化为图形信息并传递给AR智能穿戴设备,道路人员就可通过佩戴的AR智能穿戴备实时了解道路作业区域车辆通信的状况,这样在出现安全隐患时,道路人员就能够主动的躲避,防止事故发生,该系统路况监控主机设置多个并分布式摆放,这样能够更好的对车辆的行驶状态进行监测,从而达到更好的防护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道路安全防护系统,特别涉及一种使道路更加安全的分布式、主动防护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数量越来越多,道路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特别是交警、路政人员、道路施工人员、 桥梁和隧道路面养护人员等道路人员,在进行道路作业或紧急救援时, 一般现场为开放时环境,道路不能完全封闭,这样就会给道路上的工作人员带来安全隐患,特别是在不良视觉情况下(如黑夜或者雨雾等不良气候),车辆很容易闯入处理现场,造成人员伤害。为了避免发生事故,目前常用的方式是在路面上放置警示装置,如警示牌、散光灯等装置,但这些只是被动警示,有些司机由于疲劳驾驶或者安全意识差等原因,有时仍会闯入道路作业区域造成交通事故。
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一种道路作业安全防护警示系统(ZL 202110140283.X),该系统包括包括高清摄像机、DC稳压电源、半导体激光光源、中控单元、PCBA电路板和云台单元,其中:高清摄像机用于扫描对应监测方位的来车,并识别对应监测方位的车道来车信息,能够对来车间距进行测量和判定,使得多个声光报警器、信号灯、蓝牙手环和自动充气路障启动,能够对施工人员和施工车辆进行提醒与保护,提升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这种警示防护系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作业人员进行保护,但这种防护仍属于被动防护,工作人员不能及时了解车辆的运行状况,有时仍会出现躲避不及时,发生安全事故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防护系统做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分布式的主动防护系统及方法,使道路人员在施工、作业环境下更加的安全。
一种分布式道路人员安全主动防护系统,其包括:多个路况监控主机,所述路况监控主机上设有毫米波雷达、摄像头,所述多个路况监控主机沿车辆行驶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路况监控主机用于检测路面上车辆行驶状况信息,包括行驶车辆、行驶速度、行驶方向及所在车道;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多个路况监控主机无线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路况监控主机发送的车辆行驶状况信息,所述控制器用于对车辆行驶状况信息进行视觉分析、处理,形成图像信息;至少一个AR智能穿戴设备,所述AR智能穿戴设备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 AR智能穿戴设备用于对控制器形成的图像信息进行实时显示。
优选的,所述AR智能穿戴设备为AR智能眼镜或AR智能头盔。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还包括一报警分析模块,所述报警分析模块根据路况监控主机监控车辆行驶速度、行驶方向及所在车道,判断道路人员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当存在安全隐患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AR智能穿戴设备发出报警信息。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还设有一活动范围检测模块,所述活动范围检测模块用于检测道路人员是否在道路安全作业范围内。
优选的,其还包括至少一个佩戴在道路人员身上的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与所述控制器无线通信连接,当道路人员存在安全隐患或在道路安全作业范围之外时,所述智能终端发出报警信息。
优选的,所述智能终端为智能手环。
优选的,所述路况监控主机上设有报警装置,存在安全隐患时,沿车辆行驶方向,所述报警装置的报警级别逐级增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机智云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机智云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646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