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轨打磨维护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73861.2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8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宝锋;张嘉文;陈馨乐;谢雨荷;郭晓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B31/17 | 分类号: | E01B31/17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王敏强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轨 打磨 维护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轨打磨维护设备,包括车架,车架底部四个角依次设置有后轮A、后轮B、前轮A、前轮B,其中,后轮A和后轮B对位于车架后端底部,前轮A和前轮B位于车架前端底部,车架底部还设置有走行装置、与走行装置配合的制动装置、以及对钢轨进行打磨维护的打磨装置和位于车厢中的操控台。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钢轨打磨设备效率相对低下,打磨时运行速度较低,打磨设备使用和维护的成本较高,不能使大范围内的钢轨得到及时养护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轨打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轨打磨维护设备。
背景技术
钢轨作为各国铁路交通和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部件,在交通运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钢轨经过长时间的工作,由于钢轨的动态应力、变形和锈蚀引起的应力、车轮外物侵入(如道碴、金属件)和车轴打滑等多种因素,钢轨表面会产生多种病害,如磨损毛刺、掉块开裂,压痕和轨头开裂。中国铁路是中国境内的一种主要交通运输形式,在中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处于骨干地位。因此,需要钢轨打磨装置来解决这一问题,且应需符合我国国情中铁路实行分段管理制度。
现有的小型钢轨打磨机械存在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对人体疲劳损伤较大的缺陷。小型钢轨打磨机采用人工抓握操控打磨机,通过转动手轮来调节磨砂轮的角度及位置,易产生误差从而损伤钢轨,反复地转动手轮和推动打磨前进使得劳动强度增大,对人体有较大损伤,且只能对极小范围内的钢轨进行打磨。
现有的大型钢轨打磨列车存在成本高、体积质量大、较为笨重的问题。由于高昂成本和笨重体型,打磨列车的数量受到限制,为了相对较好的对钢轨进行打磨,需要间隔较长时间才会对钢轨打磨维护,每次打磨量相对较大,导致打磨时列车运行速度相对较慢。PGM-48型钢轨打磨车打磨时列车行驶速度仅为7km/h,较为先进的GMC-96X型钢轨打磨车打磨时行驶速度也仅有15km/h。所以会有相当一部分得不到及时的维护,不利于钢轨使用寿命。且当需要对短程钢轨打磨时,打磨列车的使用较为浪费资源。所以迫切需要一种兼顾高效率和相对轻便的钢轨打磨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轨打磨维护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钢轨打磨设备效率相对低下,打磨时运行速度较低,打磨设备使用和维护的成本较高,不能使大范围内的钢轨得到及时养护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轨打磨维护设备,包括车架,车架底部四个角依次设置有后轮A、后轮B、前轮A、前轮B,其中,后轮A和后轮B对位于车架后端底部,前轮A和前轮B位于车架前端底部,车架底部还设置有走行装置、与走行装置配合的制动装置、以及对钢轨进行打磨维护的打磨装置和位于车厢中的操控台。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走行装置具体结构为:驱动电机连接电机主轴,电机主轴穿过两个轴承A后和减速器输入齿轮通过键连接,轴承A与减速器外壳固定,减速器一级齿轮左半部分与减速器输入齿轮厚度相同,减速器一级齿轮右半部分为宽齿轮,减速器输入齿轮与减速器一级齿轮左半部分通过齿轮配合啮合,减速器输入齿轮的齿数小于减速器一级齿轮齿数,减速器一级齿轮套在减速器齿轮轴上并与减速器齿轮轴通过键连接配合,减速器齿轮轴两端套轴承A固定在外壳上,减速器一级齿轮右半部分宽齿轮与减速器输出齿轮通过齿轮配合啮合,减速器一级齿轮宽齿轮部分齿数小于减速器输出齿轮的齿数,减速器输出齿轮与减速器输出轴通过键连接配合,减速器输出轴伸出减速器外壳的一端作为接头通过十字轴与万向传动套筒的一端连接,万向传动套筒的另一端与万向传动花键杆通过花键连接,万向传动花键杆与差速器输入轴之间通过十字轴连接,差速器输入轴与差速器输入锥齿轮之间通过键连接,差速器输入锥齿轮与锥齿轮的一端相啮合,锥齿轮的另一端与差速器输出轴之间通过键连接配合,锥齿轮上还设置伸出部分与行星齿轮连接,差速器输出锥齿轮与行星轮啮合,差速器输出锥齿轮与短轴之间通过键连接配合,差速器输入轴和差速器输出轴通过轴承B与差速器外壳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738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输入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