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蛹虫草规模化生产方法与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675263.9 申请日: 2021-12-31
公开(公告)号: CN114431070B 公开(公告)日: 2022-11-25
发明(设计)人: 陈玉皎;王贵学;钟莉;王瑾瑄;曹军 申请(专利权)人: 重庆大学
主分类号: A01G18/00 分类号: A01G18/00;A01G18/40;A01G18/20;A61P35/00
代理公司: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代理人: 周黎亚
地址: 400033 *** 国省代码: 重庆;50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虫草 规模化 生产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蛹虫草生产及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蛹虫草的规模化生产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以家蚕蛹虫草海宁株为菌种,采用组织复壮后获得栽培母种,进一步经过固体培养转液体扩增制备栽培菌液,接种后培养获得子实体中虫草素、N6‑(2‑羟乙基)腺苷、麦角甾醇含量均较高的蛹虫草;通过控制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的技术要点及关键参数,设计基于固体培养基的蛹虫草子实体规模生产,实现了规模化生产,生产过程简单易行,参数易控制,且能够获得活性好的有效成分,并且有效成分通过特异性调节雌二醇代谢发挥抗肺癌作用、特异性调控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的表达发挥抗肝癌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蛹虫草生产剂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蛹虫草的规模化生产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蛹虫草,学名于1833年由(L.exFr.)Link.命名,为Cordyceps militaris(L.exFr.)Link.,是麦角菌科、虫草属真菌,又名北冬虫夏草,是虫草属模式菌,《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蛹虫草的子实体及虫体也可作为冬虫夏草入药”。《中华药海》记载:“蛹草,别名北冬虫夏草(吉林),性味甘、平,入肺、肾二经,兼具补肾阳和益肺阴的特性,具有补肾阳、益精髓、止血化痰的功效”。我国于1958年在吉林省首次发现野生蛹虫草,1987年吉林省蚕业科学研究所申请采用固体培养基培养蛹虫草的发明专利

随着传统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新技术的应用,使得蛹虫草在菌种选育、过程控制、采收储存等各方面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进而使蛹虫草栽培水平专业化、工业化水平获得不断提高,如,基因测序技术的升级,使得蛹虫草基因组图谱更加精细和真实,科学家们通过解读蛹虫草基因组获取更多的信息,不断深入挖掘其关键重要生物学信息,指导蛹虫草的研究生产。研究发现,菌种来源、栽培方式、环境等因素影响蛹虫草生长代谢过程,导致其代谢产物的活性及含量有所不同。此外,从药物开发的角度出发,仍需基于多水平综合分析和通过实验和临床论证,以蛹虫草活性成分作为先导化合物寻找疾病治疗相关的特异靶点非常关键。

现代研究证明,蛹虫草发挥抗肿瘤、抗失眠、抗氧化、降血糖、提高免疫力、抗炎、保肝护肝等功能主要是通过腺苷类化合物、虫草多糖、甾醇类化合物等通过多靶点交互作用,进而调节人体机能实现的。因此,挖掘家蚕蛹虫草子实体抑制肺癌和肝癌细胞生长的关键活性成分,阐明其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机制,为肺癌和肝癌的治疗提供有效的、安全的可应用的天然药物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此外,以蛹虫草活性成分作为先导化合物,进一步寻找疾病的关键特异靶点对疾病的诊断和预防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截止目前,蛹虫草相关的研发、生产、销售类科研单位和企业已有很多,蛹虫草农业栽培技术基本成熟,其食药用基础和应用研究广泛,但蛹虫草原料质量参差不齐,仍然缺乏蛹虫草品牌产品。生产过程污染率高、质量差、得率低仍然是现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选择品质优良的蛹虫草菌种,开展降本增效、绿色环保的生产工艺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在过去研究中发现,由贵州贵安精准医学股份有限公司分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鉴定的蛹虫草海宁株C.militaris(HN),该菌株可以在死的缫丝以后的蚕蛹组份上培养出可分化的蛹虫草,通过人工培养获得蛹虫草子实体。本发明创造通过选取人工培养获得的优质蛹虫草海宁株子实体、采用组织复壮法、从固体培养基选择单菌落转液体培养基菌种扩增等进行规模生产用母种培育,这为解决蛹虫草培养过程污染控制、子实体产品品质差、子实体得率低等问题提供了一条规模化生产及质量管控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蛹虫草的规模化生产方法与应用。

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蛹虫草的规模化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 家蚕蛹虫草海宁株C.militaris(HN)菌种选育:

1)选种:选择生长健壮、没有冷凝水或有冷凝水且水珠澄清透明、根部无白色气生菌丝的长到2~3cm高的家蚕蛹虫草海宁株子实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752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