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芯片IP准入验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81126.6 | 申请日: | 202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57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王佩;高红莉;潘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398 | 分类号: | G06F30/398;G06F11/22;G06F115/02;G06F1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华苑***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芯片 ip 准入 验证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芯片IP准入验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集成电路技术领域,用以在IP改动后集成到SoC之前对IP进行验收,避免因IP质量不过关而把问题带入SoC。所述芯片IP准入验证方法包括:获取目标IP的待验证版本,其中所述待验证版本是在前一版本的基础上修改得到,所述前一版本为IP级验证通过的版本;搭建IP级验证环境,对所述待验证版本进行测试,确保所述待验证版本为IP级验证通过的版本;根据所述待验证版本相对所述前一版本的修改清单,完成SoC配置组建;在所述IP级验证环境的基础上,搭建SoC级验证环境对所述SoC进行可用性测试,并在所述可用性测试通过的情况下,允许所述待验证版本集成到SoC。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芯片IP准入验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设计与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集成电路设计的规模越来越大,组成SoC(片上系统)的IP模块种类和数量也越来越多。系统上进行SoC验证的复杂度也呈现指数级的增长。因此一个高效的验证平台使得验证迅速收敛显得尤为重要。为了缩短芯片的上市时间,节约开发成本,大部分芯片设计采用第三方IP与已有传承(legacy)设计混合开发的方式,典型SoC架构如图1所示。
各个IP模块层次结构在SoC的划分,及大规模集成电路版图布局的优化等,使得芯片上数据网络的结构和设计在项目中需要进行多次调整,每次调整都要进行相应的验证操作。相关技术中,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验证通常采用IP(模块)级验证和SoC级验证分别进行的方式,即各子系统在IP级验证通过后直接集成到SoC,由于IP级验证与SoC级验证存在较大差异,常常出现已经通过IP级验证的IP模块无法通过SoC级验证的情况,从而浪费了宝贵的验证资源,大大增加了验证迭代周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够减少芯片验证迭代周期的芯片IP准入验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IP准入验证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IP的待验证版本,其中所述待验证版本是在前一版本的基础上修改得到,所述前一版本为IP级验证通过的版本;
搭建IP级验证环境,对所述待验证版本进行测试,确保所述待验证版本为IP级验证通过的版本;
根据所述待验证版本相对所述前一版本的修改清单,完成SoC配置组建;
在所述IP级验证环境的基础上,搭建SoC级验证环境对所述SoC进行可用性测试,并在所述可用性测试通过的情况下,允许所述待验证版本集成到SoC。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目标IP的待验证版本之前包括:
设定数据库DB架构,所述DB架构用于存放至少两个项目的IP DB和SoC DB,所述数据库的目录采用嵌套子系统架构,所述数据库包括一个公用库、至少两个IP主数据库、至少两个IP分支数据库和至少两个SoC数据库,其中:
每个项目所使用的文件目录分类按照IP DB和SoC DB所使用的方式,公共的及多个IP需要共享的资源放置于所述公用库的目录下,根据各个IP的属性不同,IP本身的资源放置于IP主数据库,需要使用别的IP的资源时以引进的方式从其他IP主数据库获取相应的版本来进行;
IP分支数据库是在IP主数据库的基础上,按照不同的项目对各IP的定义需求生成得到,IP分支数据库是IP主数据库的直接镜像,拥有同样的目录结构,仅通过顶层的配置形成不同项目所需的IP分支数据库;
按照IP分支数据库的定义,配置需要的公用库内容、各IP分支数据库版本、以及SoC数据库的资源目录,即可形成不同项目所需的SoC数据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811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