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的控制旋钮组件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07418.0 | 申请日: | 2021-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565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曾继峰;蔡小杰;张晓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能(西安)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9/64 | 分类号: | H01H19/64;H01H19/14;H01H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欧阳高凤 |
地址: | 712000 陕西省咸阳市西咸新区秦***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控制 旋钮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的控制旋钮组件和车辆,控制旋钮组件包括:壳体、电路板总成、第一旋钮和第二旋钮,电路板总成设在壳体内,电路板总成包括电路板以及设于电路板的第一功能组和第二功能组,第一旋钮和第二旋钮均可活动地设在壳体上,第一旋钮用于控制第一功能组,第二旋钮用于控制第二功能组,第二功能组与车辆的中控屏电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控制旋钮组件,可以减少开关数量、降低整车开关成本、节省空间、亦可提高用户操作便利性,并且使得中控屏的控制方式多样化,也避免了中控屏的触控失灵时无法对中控屏进行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的控制旋钮组件和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新技术的发展,配置越来越丰富,开关数量也变得越来越多,目前市面上大多数车型都会配置多个物理开关组或中控屏虚拟触碰开关,主要集成空调、中控屏、辅助驾驶等功能控制开关。功能开关的分区布置占用了车内的宝贵空间,具有成本高,操作繁琐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的控制旋钮组件,该控制旋钮组件可以减少开关数量、降低整车开关成本、节省空间、亦可提高用户操作便利性,并且使得中控屏的控制方式多样化,也避免了中控屏的触控失灵时无法对中控屏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控制旋钮组件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的控制旋钮组件,所述控制旋钮组件设于所述车辆的中控台,所述控制旋钮组件包括:壳体;电路板总成,所述电路板总成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电路板总成包括电路板以及设于所述电路板的第一功能组和第二功能组,所述第一功能组和第二功能组的功能不同;第一旋钮和所述第二旋钮,所述第一旋钮和所述第二旋钮均可活动地设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旋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功能组,所述第二旋钮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功能组,所述第二功能组与所述车辆的中控屏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控制旋钮组件,通过将两个旋钮集成在一个电路板总成上形成一旋钮组件,并且两个旋钮均可实现多个开关功能,利用一个旋钮组件的操作实现多种功能的开启或关闭,并且通过将第二旋钮的第二功能组与中控屏电连接,通过操作第二旋钮可以对中控屏控制,使得中控屏的控制方式多样化,并且也避免了中控屏的触控失灵时无法对中控屏进行控制,该控制旋钮组件的设计可以减少开关数量、降低整车开关成本、节省空间、亦可提高用户操作便利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旋钮可旋转且可上下移动,所述第一功能组包括多个功能均不同的第一功能部,多个所述第一功能部沿所述第一旋钮的周向间隔排布,在所述第一旋钮旋转时所述第一旋钮可在多个所述第一功能部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一旋钮转动至与任一所述第一功能部对应时,通过上拉或下压所述第一旋钮,以控制相应的所述第一功能部所对应的功能的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二旋钮可旋转且可上下移动,所述第二功能组包括多个功能均不同的第二功能部,在所述第二旋钮旋转时所述第二旋钮可在多个所述第二功能部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二旋钮转动至与任一所述第二功能部对应时,通过上拉或下压所述第二旋钮,以控制相应的所述第二功能部所对应的功能的开启或关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壳体上设有与多个所述第一功能部分别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一功能标识,在所述第一旋钮转动至与任一所述第一功能标识对应时,通过上拉或下压所述第一旋钮,以控制相应的所述第一功能部所对应的功能的开启或关闭;所述电路板总成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第二旋钮旋转角度的第一编码器,所述中控屏上可显示与多个所述第二功能部一一对应的第二功能标识,在所述第二旋钮转动至与任一所述第二功能部对应时,所述电路板根据所述第一编码器检测的角度位置信息控制对应的所述第二功能标识被选中,通过上拉或下压所述第二旋钮,以控制相应的所述第二功能部所对应的功能的开启或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能(西安)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宝能(西安)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074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畜牧兽医用的自动喂药装置
- 下一篇:车辆的三角块结构以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