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善旋压轮辐变形的工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11686.X | 申请日: | 2021-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011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臧永兴;刘雲峰;刘继兴;霍树峰;赵佳猛;姜智民;计喜生;韩满伟;邢凯;程建禄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定市立中车轮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3/06 | 分类号: | B60B3/06;B60B5/00;B22C9/28;B22D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张换君 |
地址: | 071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轮辐 变形 工艺 结构 | ||
1.一种改善旋压轮辐变形的工艺结构,包括轮辋、轮辐,所述轮辐设置在所述轮辋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辋包括底座与主体(4),所述底座与所述主体(4)固接,所述主体(4)底端径向向内设置有凸肩(6),所述轮辐包括若干个宽轮辐(2)和若干个窄轮辐(3),若干个所述宽轮辐(2)和若干个所述窄轮辐(3)交替且环形阵列设置,所述宽轮辐(2)的厚度小于所述窄轮辐(3)的厚度,所述宽轮辐(2)上开设有第一减重窝(7),所述窄轮辐(3)上开设有第二减重窝(8),所述第一减重窝(7)、第二减重窝(8)径向向外设置且伸入至所述主体(4)内,所述第一减重窝(7)靠近所述凸肩(6)的端部向上开设有第一镂空槽(10),所述第二减重窝(8)靠近所述凸肩(6)的端部向上开设有第二镂空槽(11),所述第一镂空槽(10)、第二镂空槽(11)均设置在所述主体(4)内侧面,所述第一减重窝(7)内设置有若干个支撑点(9),所述支撑点(9)顶端与所述宽轮辐(2)底面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窄轮辐(3)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旋压轮辐变形的工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第一环体(1)、第二环体(5),所述第一环体(1)、第二环体(5)均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所述第一环体(1)、第二环体(5)的轴心线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善旋压轮辐变形的工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4)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所述第一环体(1)的内径小于所述主体(4)的外径,所述第一环体(1)与所述主体(4)的轴心线重合且固接为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善旋压轮辐变形的工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宽轮辐(2)、窄轮辐(3)环形阵列设置在所述主体(4)内侧面与所述第二环体(5)外侧面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旋压轮辐变形的工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肩(6)的厚度与所述窄轮辐(3)的厚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旋压轮辐变形的工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辐、轮辋、第一减重窝(7)、第二减重窝(8)、第一镂空槽(10)、第二镂空槽(11)、凸肩(6)以及支撑点(9)为一体铸造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善旋压轮辐变形的工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体(5)上环形阵列设置有若干个法兰减重窝(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定市立中车轮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保定市立中车轮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1168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短舱及其短舱风扇罩
- 下一篇:一种矿山机械车轴的制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