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块化远端航站楼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29562.4 | 申请日: | 2021-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62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辰;李秋硕;丁飞;蔡景明;刘珍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公路车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3/00 | 分类号: | E04H3/00;E04B1/00;E04B1/343;B66C1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10005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远端 航站 | ||
1.一种模块化远端航站楼,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远端航站楼近似为T字型,具体包括相互垂直的接驳单元(001)和候机单元(002),其中,所述接驳单元(001)垂直设置于所述候机单元(002)的一端所述模块化远端航站楼整体为T字型,所述模块化远端航站楼由模组组装而成,所述模组包括:首层直梯井模组(010)、首层电梯架设坪模组(020)、首层电梯走廊模组(030)、首层入楼廊道模组(040)、二层直梯井模组(050)、二层电梯架设坪模组(060)、二层活动廊道模组(070)、二层登机廊道模组(080)、直梯外罩模组(090)、廊道第一外罩模组(100)、廊道第二外罩模组(110)、廊道第三外罩模组(120)和雨棚模组(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远端航站楼,其特征在于,所述首层直梯井模组(010)、首层电梯架设坪模组(020)、首层电梯走廊模组(030)、首层入楼廊道模组(040)、二层直梯井模组(050)、二层电梯架设坪模组(060)、二层活动廊道模组(070)、二层登机廊道模组(080)、直梯外罩模组(090)、廊道第一外罩模组(100)、廊道第二外罩模组(110)和廊道第三外罩模组(120)组装成候机单元,所述雨棚模组(13)为接驳单元,其中,所述候机单元与所述接驳单元相互垂直,所述候机单元具有双层结构,所述接驳单元为单层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接驳单元的高度小于所述候机单元的总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块化远端航站楼,其特征在于,所述首层电梯架设坪模组(020)与所述首层电梯走廊模组(030)的轮廓近似长方形,二者的长度相等,并且,二者沿长度方向并列固定连接,形成电梯区块,所述首层直梯井模组(010)和所述首层入楼廊道模组(040)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电梯区块的两端,所述二层直梯井模组(050)和所述直梯外罩模组(090)依次固定于所述首层直梯井模组(010)上方,所述二层电梯架设坪模组(060)和所述廊道第一外罩模组(100)依次固定安装于所述首层电梯架设坪模组(020)上方,所述二层活动廊道模组(070)和所述廊道第二外罩模组(110)依次固定安装于所述首层电梯走廊模组(030)上方,所述二层登机廊道模组(080)和所述廊道第三外罩模组(120)依次设置于所述首层入楼廊道模组(040)上方,所述雨棚模组(13)固定安装于所述首层入楼廊道模组(040)的外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块化远端航站楼,其特征在于,所述首层电梯架设坪模组(020)开设有电梯限位槽(021),用于限定电梯安装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块化远端航站楼,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二层电梯架设坪模组(060)上开设有电梯安装井(061),所述电梯安装井(061)的尺寸与待安装电梯的尺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块化远端航站楼,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层直梯井模组(050)包括二层电梯井模块(051)和二层电梯进出平台模块(052);二层电梯架设坪模组(060)包括第一外立面模块(062)和二层电梯活动平台模块(063);二层活动廊道模组(070)包括第二外立面模块(71)和二层廊道活动平台模块(72);二层登机廊道模组(080)包括第三外立面模块(81)和二层登机廊道活动平台模块(82),其中,二层电梯进出平台模块(052)、二层电梯活动平台模块(063)、二层廊道活动平台模块(72)和二层登机廊道活动平台模块(82)在组装后形成二层活动平台。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块化远端航站楼,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梯外罩模组(090)包括直梯顶层外罩立面模块(91)和直梯棚顶模块(92);所述廊道第一外罩模组(100)包括顶层第一外罩立面模块(101)和第一棚顶模块(102);所述廊道第二外罩模组(110)包括顶层第二外罩立面模块(111)和第二棚顶模块(112);所述廊道第三外罩模组(120)包括顶棚第三外罩立面模块(121)和第三棚顶模块(122);其中,所述直梯棚顶模块(92)、第一棚顶模块(102)、第二棚顶模块(112)和第三棚顶模块(122)可形成主体顶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公路车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公路车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2956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