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致变色防眩目后视镜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56034.8 | 申请日: | 2021-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156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曹贞虎;胡珊珊;虞焚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祢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08 | 分类号: | B60R1/08;B60R1/12;G02F1/153;G02F1/155;G02F1/157;G02F1/16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203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色 眩目 后视镜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致变色防眩目后视镜组件,其包括:外壳、线路板及电致变色镜镜片元件;该电致变色镜镜片元件包括第一基片及依次设置在第一基片第二表面上的遮蔽层和第一透明导电膜层,第二基片及依次设置在第二基片第三表面上的透反复合膜层和第二透明导电膜层,第一基片和第二基片通过密封件限定一空腔并装填有电致变色介质,以及设置在第二基片的边缘且呈U型结构的第二导电夹;其中,电致变色镜镜片元件外周区域具有的第一b*值大于或等于电致变色镜镜片元件中心区域的第二b*值。本实用新型的后视镜组件,不仅降低了传统电致变色后视镜外周区域与中心区域在视觉上的颜色偏差,而且中心区域对可见光吸收小,提高后视镜的透反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后视镜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致变色防眩目后视镜镜片元件及其组件。
背景技术
电致变色后视镜具有防眩目、安全驾驶的作用,其广泛应用在汽车内外镜中。传统有框后视镜的塑料边框覆盖了后视镜观察的第一表面的外周区域,从而降低了电致变色后视镜的视野范围,而在有框后视镜基础上改进的现有窄边框后视镜和无边框后视镜,通过在外周区域设置的镀层,进而拓宽了后视镜的视野范围,但是受制于膜层材料的选型,工艺成熟度,成本等因素,现有窄边框后视镜和无边框后视镜外周区域和后视镜中心区域,两者之间在视觉上存在明显的颜色偏差。同时,受制于中心区域膜层材料的影响,现有电致变色后视镜光线穿过镜片玻璃时,可见光易于被吸收而损失掉,造成同时有效提高电致变色后视镜的透射率和反射率值,阻碍了电致变色后视镜的进一步延伸应用。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致变色防眩目后视镜镜片元件及其组件,以解决现有后视镜外周区域和中心区域在视觉上存在颜色偏差及可见光吸收损失大等问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致变色防眩目后视镜组件,所述后视镜组件包括外壳,线路板和电致变色镜镜片元件;所述外壳设置有容纳电致变色镜镜片元件的开口;所述线路板容纳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电致变色镜镜片元件与所述线路板建立电连接关系。
所述电致变色镜镜片元件包括:
基本透明的第一基片及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基片第二表面上的遮蔽层和第一透明导电膜层,所述遮蔽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片第二表面的外周区域;所述第一基片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且所述第一表面朝向观察者;
第二基片及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二基片第三表面上的透反复合膜层和第二透明导电膜层,所述第二透反复合膜层覆盖第二基片的第三表面的中心部分;所述第二基片包括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且所述第四表面背向观察者;
所述第二基片和第一基片以间隔开的关系布置并通过密封件限定一空腔,所述空腔内装填有电致变色介质,所述密封件基本沿周向设置在所述第一基片和第二基片的外周区域之间,以将所述第一基片和第二基片密封地相互结合并限定一空腔;设置在空腔中的所述电致变色介质与第一透明导电膜层和第二透明导电膜层接触;以及
其中,由电致变色镜镜片元件第一表面向外周区域的遮蔽层观测,所述电致变色镜镜片元件外周区域具有第一b*值,由电致变色镜镜片元件第一表面向中心区域的透反复合膜层观测,所述电致变色镜镜片元件中心区域具有第二b*值,且所述第一b*值大于或等于第二b*值。
进一步地,所述电致变色镜镜片元件还包括第二导电夹,其设置在第二基片的边缘且呈U型结构,所述第二导电夹的一端延伸至密封件相应位置并与第二透明导电膜层接触,另一端延伸至第二基片的第四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电致变色镜镜片元件还包括第一导电夹,其设置在第二基片的边缘且呈U型结构,所述第一导电夹的一端延伸至密封件相应位置并与第一透明导电膜层接触,另一端延伸至第二基片的第四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片的至少部分外周区域还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设置在第一透明导电膜层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祢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祢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560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用钢管除锈装置
- 下一篇:一种体育体能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