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食品加工用卤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69644.1 | 申请日: | 202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561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蒋招助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鼎香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5/10 | 分类号: | A23L5/10;A23P30/00;A23L13/10 |
代理公司: | 深圳贝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35 | 代理人: | 段啸冉 |
地址: | 727000 陕西省铜川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品 工用 卤肉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食品加工用卤肉装置,包括壳体、卤汁放置部、卤肉放置部和密封部;所述壳体为中空且两端开口的柱状结构,所述壳体的偏下端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底座,其优点在于:壳体、卤汁放置部和卤肉放置部采取分离设置,不仅方便实现该装置中壳体、卤汁筒和卤肉筒的分离,满足使用者的特殊使用需求,而且卤汁筒和卤肉筒的分离设置,有效避免传统卤肉装置在卤制过程中需要不断排出和加入卤制可能造成的浪费,同时极大的降低了此过程所需要的时间,极大的增加了卤肉的加工效率;具备相应的移动结构,可以通过移动结构实现该装置的移动,满足使用者特殊使用需求,设计更为人性化,便于产品的推广和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品加工用卤肉装置。
背景技术
卤肉,又称之为卤菜,是将初步加工和焯水处理后的原料放在配好的卤汁中煮成的菜肴,卤肉由于其独特的口味、食用方便的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因此卤肉的加工装置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卤肉的传统加工方式,是将卤汁和待加工的肉类放置在锅炉内长时间沸煮而成,这种方式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卤肉卤制完成后,为了避免烫伤,需要先将锅炉内部的卤汁排出,然后再将卤肉取出,然后再将卤汁倒入锅炉内部,再次进行卤制,这个过程不仅会浪费大量的时间,降低卤肉的生产效率,同时卤汁来回转移的过程中会造成卤汁的浪费,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食品加工用卤肉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食品加工用卤肉装置,具有加工效率高、避免浪费、可移动等优点,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食品加工用卤肉装置,包括壳体、卤汁放置部、卤肉放置部和密封部;
所述壳体为中空且两端开口的柱状结构,所述壳体的偏下端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和壳体的偏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下端面设有均匀分布的移动结构;
所述卤汁放置部位于壳体的内部;
所述卤肉放置部位于卤汁放置部的内部;
所述密封部位于肉放置部的上端,通过壳体实现对卤汁放置部的支撑,通过卤汁放置部实现卤汁的放置以及对卤肉放置部的支撑,通过卤肉放置部实现对卤肉的放置,通过密封部实现对该卤肉装置的密封。
作为优选,所述移动结构包括支腿,所述支腿的上端和底座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支腿的下端和连接座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滚轮座,所述滚轮座上安装有滚轮,保证该装置可移动的性能,为装置的移动奠定基础。
作为优选,所述卤汁放置部包括卤汁筒,所述卤汁筒的外径小于壳体的内径,所述卤汁筒的外侧偏上端设有和卤汁筒一体成型的第一环形外沿,为卤汁的放置奠定基础。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环形外沿的外径大于壳体的外径,保证壳体对卤汁筒的支撑。
作为优选,所述卤肉放置部包括卤肉筒,所述卤肉筒的外径小于卤汁筒的内径,所述卤肉筒的底端和圆周面上均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卤肉筒的偏上端设有和卤肉筒一体成型的第二环形外沿,所述第二环形外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手柄,保证卤肉放置部和卤汁放置部的连通,保证卤肉的放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环形外沿的外径大于卤汁筒的外径,保证卤汁筒对第二环形外沿的支撑进而保证卤汁筒对卤肉筒的支撑。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部包括端盖,所述卤肉筒的上端设有和端盖相对应的卡槽,所述端盖和卡槽配合安装,所述端盖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吊耳,保证该卤肉装置在卤制过程中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鼎香食品有限公司,未经陕西鼎香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696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式阵列罐
- 下一篇:一种注塑机用防堵料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