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学数学教学用课本支撑架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88330.6 | 申请日: | 202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10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洪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A47B23/04 | 分类号: | A47B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3122 辽宁省抚顺市经济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学 数学 教学 课本 支撑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学数学教学用课本支撑架,包括支撑套板,支撑套板的两侧均插入有滑动撑板,滑动撑板的表面与支撑套板的内壁滑动连接,支撑套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稳定块,第一稳定块的顶部开设有开口。该大学数学教学用课本支撑架,通过将其教材书本的底部插入矩形支撑套的内部,然后再通过移动带动杆带动旋转筒转动,即通过带动套筒随时调节矩形支撑套的倾斜角度,并配合旋钮套管与顶升杆的螺纹位移原理,调节耐压防滑垫的高度,使其可根据教材书本的大小,调节其背面支撑位置,从而达到了使其该装置能够随时调节教材书本的倾斜角度,并根据使用的需求,可调节使用支撑范围,以达到使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顺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用课本支撑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学数学教学用课本支撑架。
背景技术
教学用课本支撑架是用于对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教书和资料进行支撑定位的装置,以便于教师顺利教学,而目前,现有的大学数学教学用课本支撑架一般都是固定台设置,其稳定性并不高,在使用的过程中无法多功能调节教书的倾斜角度,以及对其教书的支撑范围,从而致使支撑架的使用和操作极为不便。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学数学教学用课本支撑架,解决了现有的大学数学教学用课本支撑架一般都是固定台设置,其稳定性并不高,在使用的过程中无法多功能调节教书的倾斜角度,以及对其教书的支撑范围,从而致使支撑架的使用和操作极为不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学数学教学用课本支撑架,包括支撑套板,所述支撑套板的两侧均插入有滑动撑板,所述滑动撑板的表面与支撑套板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支撑套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稳定块,所述第一稳定块的顶部开设有开口,所述第一稳定块的右侧插入有旋转筒,所述旋转筒的表面与第一稳定块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旋转筒位于第一稳定块内部的表面固定套接有带动套筒,所述带动套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矩形支撑套,所述矩形支撑套的顶部插入有教材书本,所述旋转筒的右侧滑动插入有移动带动杆,所述移动带动杆的表面与固定套管内腔的内壁活动套接,所述固定套管外圈的底部与支撑套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筒右侧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插筒所述插筒的右侧插入移动带动杆的内部,所述插筒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齿筒,所述移动带动杆的内壁开设有配合齿筒使用的齿槽,所述齿筒的齿牙与移动带动杆的内壁啮合,所述插筒的表面套有拉簧,所述移动带动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拉簧,所述拉簧的左侧与旋转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矩形支撑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稳定块,所述第二稳定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筒,所述调节筒的顶部插入有顶升杆,所述顶升杆的表面开设有螺纹槽,所述顶升杆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旋钮套管,所述旋钮套管的内壁与顶升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所述顶升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抵压块,所述抵压块的背面与支撑挡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矩形支撑套的背面插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与矩形支撑套的背面板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推压板的背面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移动带动杆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滑动条,所述滑动条的表面与固定套管的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套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稳定防滑垫,所述移动带动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拉筒。
优选的,所述顶升杆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滑槽,所述调节筒内腔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滑动件,所述滑动件的表面与顶升杆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挡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耐压防滑垫,所述耐压防滑垫的背面与教材书本的正面挤压接触。
优选的,所述推压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防护挡板,该防护顶板的正面与教材书本的背面挤压接触,所述调节筒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稳定板,所述稳定板的背面与教材书本的正面挤压接触。
优选的,所述推压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稳定滑板,所述稳定滑板的底部与矩形支撑套背面板的沿口滑动接触,所述螺纹杆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调节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工学院,未经沈阳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883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行车后轮驱动机构
- 下一篇:一种煤层气井排水口逸散气采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