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舱上部平台散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01691.X | 申请日: | 202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81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2K5/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何锦明 |
地址: | 528404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舱 上部 平台 散热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舱上部平台散热结构,其包括安装板、支撑件以及盖板。安装板上设置有通气孔;支撑件中间设置有流通孔,支撑件下端连接于安装板上侧,且流通孔与通气孔正对连通,流通孔的侧壁设置有多个散热孔,散热孔与流通孔连通;盖板安装于支撑件上端以封闭流通孔上部的开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舱上部平台散热结构,能够对电机进行散热,同时防止人员踩空,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散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舱上部平台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大型电机运转过程中发热量大,为了散热效果更好,其通常做法是在机舱上部平台上设置间隙孔,留有的间隙孔造成了电机上部裸露,便于电机处空气流通,对于电机散热比较好。但是此孔容易造成人员踩空,发生崴脚、剐蹭等安全隐患存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机舱上部平台散热结构,能够具有散热功能的同时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舱上部平台散热结构,其包括安装板、支撑件以及盖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通气孔;所述支撑件中间设置有流通孔,所述支撑件下端连接于所述安装板上侧,且所述流通孔与所述通气孔正对连通,所述流通孔的侧壁贯穿设置有多个散热孔;所述盖板安装于所述支撑件上端以封闭所述流通孔上部的开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舱上部平台散热结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安装板固定安装在机舱上部平台上,安装板上的通气孔与机舱内部连通,流通孔与通气孔正对连通,流通孔侧壁上的散热孔与流通孔连通,于是空气可以在机舱内部与机舱外部之间流通,从而对电机进行散热;流通孔上端通过盖板封闭,防止人员踩空,避免发生安全事故;流通孔侧壁上的散热孔其朝向水平,散热孔与机舱上部平台之间相距一定高度,可有效防止如螺栓、螺母等细小部件落入机舱内部影响电机正常运转;安装板、支撑件以及盖板三者可以分别加工,降低加工难度,降低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件的截面形状呈圆环形,所述散热孔均匀分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多个固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加强件,所述加强件安装于所述支撑件上端并位于所述盖板下方,所述加强件上端面能够与所述盖板抵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盖板与所述加强件固定连接,所述加强件与所述支撑件可拆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件上端设置有多个插槽,所述加强件包括连接部和多个加强杆,所述加强杆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部,所述加强杆另一端插设于对应的所述插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强杆另一端与所述插槽侧壁之间设置有弹性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弹性件设置有多组,每组所述弹性件设置有两个并分别套设于对应的所述插槽两侧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板、所述支撑件以及所述盖板三者中至少其一采用普通碳钢Q235B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舱上部平台散热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舱上部平台散热结构的爆炸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未经中山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016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出液及密封的盖组件
- 下一篇:一种新型多工位标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