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前撞模块及清洁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02326.0 | 申请日: | 202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65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许仕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无限动力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11/40 | 分类号: | A47L11/40;A47L11/2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明日今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3 | 代理人: | 王杰辉;罗志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 清洁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前撞模块及清洁机器人,前撞模块包括前撞板、检测机构和引导机构;前撞板设于机器人主体外侧;检测机构设于机器人主体上、且位于前撞板的后侧,用于检测前撞板是否向机器人主体移动;引导机构用于引导前撞板移动;引导机构包括引导斜面和滚轮,滚轮与机器人主体转动连接,用于抵顶引导斜面,引导斜面设于前撞板,且引导斜面朝向滚轮的一端向上倾斜;在前撞板受到向机器人主体方向的撞击时,通过滚轮及引导斜面的引导可以使前撞板向机器人主体方向移动,滚轮及引导斜面滚动摩擦,可以降低前撞板后移需要克服的摩擦力,解决现有前撞板向机器人主体方向移动通过滑动引导结构需要克服较大的摩擦力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清洁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前撞模块及清洁机器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清洁机器人为了监测是否在前进时碰撞到障碍物,通常采用前撞模块检测是否碰到障碍物,即设置有前撞板和检测机构,前撞板和检测机构之间存在间距,当前撞板撞到障碍物时会后移并被检测机构检测到,现有的前撞板后移通过滑动引导结构实现,在前撞板后移过程中往往需要滑动,需要克服较大的摩擦力,不利于清洁机器人对障碍物的灵敏检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前撞模块及清洁机器人,旨在解决现有前撞板向机器人主体方向移动通过滑动引导结构需要克服较大的摩擦力、不利于及时、灵敏检测障碍物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前撞模块,包括:
前撞板,设于机器人主体外侧;
检测机构,设于机器人主体上、且位于前撞板的后侧,用于检测前撞板是否向机器人主体移动;
引导机构,用于引导前撞板移动;
引导机构包括引导斜面和滚轮,滚轮与机器人主体转动连接,用于抵顶引导斜面,引导斜面设于前撞板,且引导斜面朝向滚轮的一端向上倾斜。
进一步地,前撞板还包括限位块,限位块位于引导斜面靠近机器人主体的一侧。
进一步地,前撞板还包括两个限位侧板,两个限位侧板分别位于与引导斜面移动方向平行的两侧。
进一步地,前撞板还包括加强筋,加强筋自限位侧板朝背离引导斜面的一侧延伸。
进一步地,前撞板为一体构件。
进一步地,前撞板还包括限位块,限位块位于滚轮背离引导斜面的一侧;两个限位侧板和限位块围合成引导槽,滚轮活动插入引导槽。
进一步地,引导斜面设置在凸块上,引导槽内设有一个或多个带有引导斜面的凸块。
进一步地,检测机构包括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设于机器人主体朝向前撞板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清洁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和上述的前撞模块。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前撞模块及清洁机器人,前撞模块包括前撞板、检测机构和引导机构;前撞板设于机器人主体外侧;检测机构设于机器人主体上,用于检测前撞板是否向机器人主体移动;引导机构用于引导前撞板移动;引导机构包括引导斜面和滚轮,滚轮与机器人主体转动连接,用于抵顶引导斜面,引导斜面设于前撞板,且引导斜面朝向滚轮向上倾斜;在前撞板受到向机器人主体方向的撞击时,通过滚轮及引导斜面的引导可以使前撞板向机器人主体方向移动,滚轮及引导斜面滚动摩擦,可以降低前撞板后移需要克服的摩擦力,解决现有前撞板向机器人主体方向移动通过滑动引导结构需要克服较大的摩擦力、不利于及时、灵敏检测障碍物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清洁机器人一实施例中机器人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圆圈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清洁机器人一实施例中前撞板倒置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无限动力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无限动力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023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