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SMC材质的车辆抗震翼子板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26536.3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30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梁敏杰;车海英;安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东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6 | 分类号: | B62D25/16;B62D25/18;B60S1/66 |
代理公司: | 吉林新发惠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6 | 代理人: | 高佳佳 |
地址: | 132000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mc 材质 车辆 抗震 翼子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SMC材质的车辆抗震翼子板,属于汽车零件领域,一种SMC材质的车辆抗震翼子板,包括翼子板,翼子板外端固定连接轮眉框,翼子板内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下端固定连接滑块,活塞杆外端套设有活塞套,滑块与活塞套内壁相接触,活塞套内开凿有滑动孔,活塞套下端固定连接有气囊,气囊与滑动孔相连通,气囊下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挡板以活塞套为中心与翼子板平行对称,挡板与翼子板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复位弹簧,两个复位弹簧位于气囊外侧,可以实现在轻度碰撞后,会逐渐回复原样,在重度碰撞时,最大限度的减小因碰撞带来的撞击力对车内人员造成的伤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件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SMC材质的车辆抗震翼子板。
背景技术
翼子板是遮盖车轮的车身外板,因旧式车身上该部件形状及位置似鸟翼而得名,按照安装位置又分为前翼子板和后翼子板,前翼子板安装在前轮处,必须要保证前轮转动及跳动时的最大极限空间,因此设计者会根据选定的轮胎型号尺寸用“车轮跳动图”来验证翼子板的设计尺寸是否合适。
后翼子板没有车轮转动碰擦的问题,但是出于空气动力学的考虑,后翼子板略显拱形弧线并且向外凸出,有些轿车的翼子板已与车身本体成为一个整体,生产时一气呵成,但也有轿车的翼子板是独立的,尤其是前翼子板,因为前翼子板的碰撞机会比较多,独立装配易于整件更换。
在现有技术中,前翼子板碰撞机会比较多,撞击面积比较大且对车内人员造成巨大伤害,在轻度碰撞时,翼子板表面会凹陷,影响外表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SMC材质的车辆抗震翼子板,可以实现在轻度碰撞后,会逐渐回复原样,在重度碰撞时,最大限度的减小因碰撞带来的撞击力对车内人员造成的伤害。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SMC材质的车辆抗震翼子板,包括翼子板,所述翼子板外端固定连接轮眉框,所述翼子板内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下端固定连接滑块,所述活塞杆外端套设有活塞套,所述滑块与活塞套内壁相接触,所述活塞套内开凿有滑动孔,所述活塞套下端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囊与滑动孔相连通,所述气囊下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以活塞套为中心与翼子板平行对称,所述挡板与翼子板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复位弹簧,两个所述复位弹簧位于气囊外侧,可以实现在轻度碰撞后,会逐渐回复原样,在重度碰撞时,最大限度的减小因碰撞带来的撞击力对车内人员造成的伤害。
进一步的,所述翼子板与轮眉框交汇处固定连接有两个卡扣,便于安装轮眉,且可以固定与车身上。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两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滑动孔滑动连接,减小在活塞杆下压时气囊中的气体泄露,从而得不到减震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上端开凿有沟槽,所述沟槽内滑动连接有两个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位于气囊外侧且与气囊相接触,所述沟槽与限位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拉伸弹簧,可以使得气囊压缩时因压力过快发生偏移。
进一步的,所述所述挡板下端固定连接有清洁毛刷,对行驶中溅起的泥沙进行阻隔,并随着车身震动使吸附的泥沙掉落至车底。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可以实现在轻度碰撞后,会逐渐回复原样,在重度碰撞时,最大限度的减小因碰撞带来的撞击力对车内人员造成的伤害。
(2)翼子板与轮眉框交汇处固定连接有两个卡扣,便于安装轮眉,且可以固定与车身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东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吉林省东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265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