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玻璃门窗打胶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29988.7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416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陈绍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鸿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13/02 | 分类号: | B05C13/02;B05C5/02 |
代理公司: | 广东科信启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10 | 代理人: | 吴少东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门窗 打胶机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玻璃门窗打胶机,属于建材制造领域,本申请通过设置传输滚轴、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第三机械手以及打胶机构,各机构之间相互配合可以实现自动化打胶,打胶过程无需人工作业,可以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且可以提高打胶的效率,并且,本申请的打胶机可以适配多种不同输入状态的玻璃门窗,可根据不同的加工情况适配不同的上料方式,通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材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玻璃门窗打胶机。
背景技术
玻璃门窗作为一种建材,其坚固耐用,同时又兼备保温、防腐的性能,越来越被人们所喜爱,在制造玻璃门窗时,需要在玻璃以及铝合金框架之间打玻璃胶,但是现有玻璃门窗打胶时多数采用人工,耗时耗力,且打胶不均匀,无法保证打胶的质量,近来,市面上也出现了打胶机,但是市面上的这些打胶机需要人力把门窗抬上机台,待机器完成打胶后,再由人力把门窗抬下机台,工人的劳能强度太大,并且,现有的打胶机只能对一种规格的门窗进行打胶,通用性差,无法满足制造商的生产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门窗打胶机,以解决现有的打胶机无法实现全自动作业,导致工人劳动强度大,并且现有的打胶机无法满足对不同规格的门窗进行打胶,通用性差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玻璃门窗打胶机,其包括:
机架,机架中部形成打胶工位,其中,机架上水平设置有多条传输滚轴,用于带动第一输入状态的玻璃门窗进入或移出打胶工位,第一输入状态为玻璃门窗平行打胶工位输入;
第一机械手,可竖向移动以及可水平移动地设置在机架上,能够带动第二输入状态的玻璃门窗进入打胶工位,第二输入状态为多个玻璃门窗层叠放置且打胶面朝上;
第二机械手,可竖向移动以及可翻转地设置在机架上,第二机械手与第一机械手相互配合能够带动第三输入状态的玻璃门窗进入打胶工位,第三输入状态为多个玻璃门窗层叠放置且打胶面朝下,其中,第二机械手能够夹取打胶面朝下的层叠放置的玻璃门窗并且将玻璃门窗的打胶面向上翻动,第一机械手能够移动到第二机械手的对应位置夹取被翻转的玻璃门窗并且将玻璃门窗移动到打胶工位上;
打胶机构,可滑动地设置在打胶工位上,用于对放置在打胶工位上的玻璃门窗进行打胶;
第三机械手,可竖向移动以及可水平移动地设置在机架上,用于带动第二输入状态或第三输入状态完成打胶的玻璃门窗向外进行输出。
本申请通过设置传输滚轴、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第三机械手以及打胶机构,各机构之间相互配合可以实现自动化打胶,打胶过程无需人工作业,可以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且可以提高打胶的效率,进一步的,本申请的打胶机可以适配多种不同输入状态的玻璃门窗,当玻璃门窗是从上一个加工设备直接流出并且直接输入到打胶机中的,可以通过传输滚轴直接将玻璃门窗传输到打胶工位上进行打胶,当玻璃门窗是层叠放置并且打胶面正面朝上的,通过第一机械手可以直接将玻璃门窗移动到打胶工位上进行打胶,当玻璃门窗是层叠放置并且打胶面正面朝下的,通过第一、第二机械手相互配合可以将玻璃门窗进行翻转并且带动到打胶工位上进行打胶,本申请根据不同的加工情况可以适配不同的上料方式,通用性强。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对称设置在打胶工位两侧的两夹紧组件,两夹紧组件能够相向移动与玻璃门窗的侧边抵接以夹紧放置在打胶工位上的玻璃门窗;
通过设置两夹紧组件,可以对待打胶的玻璃门窗进行定位,避免玻璃门窗打胶过程晃动,影响打胶质量,并且,由于两夹紧组件是可以相对滑动的,可以对不同形状大小的玻璃门窗进行固定,通用性强。
在一些实施例中,夹紧组件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鸿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鸿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299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