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隧道突水预警传感器打孔装置、安装装置及突水预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32936.5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961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君;陈罗意;顾峰;何鑫;马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7/02 | 分类号: | E21B7/02;E21B15/00;E21F17/18;G08B21/1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蒋勇 |
地址: | 61007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预警 传感器 打孔 装置 安装 预警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涉及隧道突水预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突水预警传感器打孔装置、安装装置及突水预警系统,隧道突水预警传感器打孔装置包括水平角度调节机构、高度调节机构、打孔机构,高度调节机构设置在水平角度调节机构上,且高度调节机构能够在水平角度调节机构上旋转,打孔机构设置在高度调节机构上,且打孔机构能够沿高度调节机构上下移动。该隧道突水预警传感器打孔装置、安装装置能够使打孔机构能够在水平方向和竖向方向自由调节,调节精度和效率较高,便于对不同高度、不同角度的安装孔进行打孔、安装施工,结构简单、方便使用,提高了打孔和安装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突水预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突水预警传感器打孔装置、安装装置及突水预警系统。
背景技术
岩溶是隧道修建过程中出现最频繁、危害最大的不良地质,往往孕育着突水突泥灾害的发生,突水突泥灾害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给隧道的施工期与运营期都带来灾难性的挑战。由于其具有突发性、难预测性等特点,研究突水突泥灾害预测预警方法是防治突水突泥灾害的最有效方法。
在进行岩溶隧道的突水突泥灾害预测预警研究时,需要往隧道的围岩上安装用于收集各种数据的传感器,传感器需要安装到围岩的各个位置,以便对围岩数据信息进行全面收集,传感器安装需要预先在隧道围岩上打孔,目前多是用打孔机进行打孔,但是目前的打孔机比较笨重,角度调节不方便,在对隧道围岩上不同高度,不同角度的安装孔进行打孔时,打孔机调节效率低,精度也较差,很不方便使用,打孔效率低,使得传感器和预警系统安装效率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使用、打孔效率高的隧道突水预警传感器打孔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隧道突水预警传感器打孔装置,包括水平角度调节机构、高度调节机构、打孔机构,高度调节机构设置在水平角度调节机构上,且高度调节机构能够在水平角度调节机构上旋转,打孔机构设置在高度调节机构上,且打孔机构能够沿高度调节机构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是,水平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履带车、第一电机、转盘,第一电机竖直设置在履带车上,转盘水平设置在第一电机输出轴的上端部。
进一步的是,水平角度调节机构还包括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至少四个安装座,安装座设置在履带车的四周,每个安装座上设置有一件升降驱动件,升降驱动件的下端部设置有支撑座。
进一步的是,高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门型支撑架、第二门型支撑架、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第二电机、第一丝杆、移动块、第一升降块、第二升降块,第一门型支撑架、第二门型支撑架相互平行竖直设置在转盘上,第一安装板设置在第一门型支撑架的上端端部,第二安装板设置在转盘的外侧,第二电机设置在第一安装板上;
第一丝杆竖直设置,且第一丝杆的上端部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端部相连接,第一丝杆的下端部通过轴承转动安装设置在第二安装板上,移动块通过螺纹传动套装设置在第一丝杆上,且移动块能够沿第一丝杆上下移动;
第一升降块与移动块相连接,第一升降块能够在第一门型支撑架中上下移动,第二升降块能够在第二门型支撑架中上下移动,打孔机构的左侧与第一升降块相连接,打孔机构的右侧与第二升降块相连接。
进一步的是,打孔机构包括第二安装箱、第三安装板、第三电机、第一传动组件、第一移动板、第四电机、钻头,第二安装箱的左侧与第一升降块相连接,第二安装箱的右侧与第二升降块相连接;
第三安装板横向设置在第二安装箱中,第一移动板横向设置在第一传动组件上,第三电机设置在第三安装板的一侧面上,第三电机经第一传动组件能够使第一移动板在第二安装箱中前后移动,第四电机设置在第一移动板上,第二安装箱的一端部设置有第二过孔,钻头与第四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可拆卸连接,且钻头匹配穿过第二过孔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329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飞机擦尾毫米波测距系统
- 下一篇:一种强弱电分离的防爆型配电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