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安全防护的汽车加工冲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94045.2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01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傲维(河南)新能源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2/02 | 分类号: | B21D22/02;B21D45/04;B21D43/00;B21D5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朱文军 |
地址: | 462600 河南省漯河市临颍***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安全 防护 汽车 加工 冲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安全防护的汽车加工冲压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两侧的底部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模具槽,所述工作台内部的底部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部滑动设置有顶块,所述顶块的底部铰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箱体内部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转盘,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部与转盘的正面一端相互铰接,所述模具槽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滑槽;本实用新型通过箱体、自动门、齿轮、伺服电机、滑轨、转轴和控制面板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使得装置门上升和下降,当装置冲压时,可以把装置门放下,可以使得冲压产生的废渣不会打到人的身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加工冲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安全防护的汽车加工冲压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模具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覆盖件模具。这类模具主要是冷冲模。广义上的“汽车模具”是制造汽车上所有零件的模具总称。例如,冲压模具、注塑模具、锻造模具、铸造蜡模、玻璃模具等;
但是大多数的汽车加工冲压装置是有很多不足的:
1、现有的汽车加工冲压装置大多不能够轻易的取出模具,使得装置在制作出模具后不能快速的使制作好的模具取出,使得耽误装置制作其他模具的时间,从而使得装置的工作效率降低;
2、现有的汽车加工冲压装置大多不能够夹紧和定位物体,使得物体由于夹不紧而出现冲压位置出现偏差,从而导致了装置的冲压失误,影响了接下来的冲压任务,也容易使得冲压模板损坏,从而不能够冲压,耽误冲压进度;
3、现有的汽车加工冲压装置大多不能够起到防护,使得在冲压过程中可能会飞来一些冲压废渣,使得人们遭受到废渣的袭击,从而使得导致人们受到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安全防护的汽车加工冲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安全防护的汽车加工冲压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两侧的底部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模具槽,所述工作台内部的底部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部滑动设置有顶块,所述顶块的底部铰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箱体内部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转盘,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部与转盘的正面一端相互铰接,所述模具槽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滑槽,两组所述滑槽的内部皆滑动设置有第一弹簧套筒,两组所述第一弹簧套筒内部相互远离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弹簧,两组所述第一弹簧相互靠近的一侧皆设置有挤压杆,所述工作台顶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弹簧套筒,两组第二弹簧套筒内部的底部皆设置有第二弹簧,两组所述第二弹簧的顶部皆设置有定位连接杆,所述箱体内部顶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撑杆,两组所述支撑杆外侧的底部皆设置有螺纹杆,两组所述螺纹杆的外侧皆套设有螺纹套管,两组所述螺纹套管的底部皆设置有支撑块,两组所述支撑块的正面一端皆铰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底部与第一弹簧套筒相互铰接,所述箱体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远离伺服电机的一侧设置有齿轮,所述箱体内部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冲头,所述安装板底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定位杆,所述箱体正面一端的两侧皆设置有滑轨,两组所述滑轨的内部滑动设置有自动门,所述自动门背面一端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齿条,所述自动门背面一端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通过导线分别与转盘、电动推杆和伺服电机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自动门正面一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观察窗。
优选的,所述箱体内部底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撑腿,且两组支撑腿的顶部与工作台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两组所述挤压杆相互靠近的一侧皆设置有橡胶垫,且橡胶垫与挤压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的外部设置有电机仓,且电机仓内侧设置有消音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傲维(河南)新能源车辆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傲维(河南)新能源车辆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940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