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商用车减速器用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14835.2 | 申请日: | 202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427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沈彩仙;王皖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万京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58 | 分类号: | F16C33/58;F16C3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创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8 | 代理人: | 朱希敏 |
地址: | 212000 江苏省镇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商用 减速 器用 轴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商用车减速器用轴承,包括内圈,所述内圈外侧设有外圈,所述内圈与外圈之间设有保持架,所述保持架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滚珠,所述内圈外壁表面开设有可供滚珠滚动的第一滚道,所述外圈内壁表面开设有可供滚珠滚动的第二滚道,所述内圈内部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部填充有第一导热块,所述第一导热块与内圈固定连接,所述外圈内部开设有若干个第二通孔。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散发热量、第一导热块和第二导热块传递热量、空腔内部的冷却液吸热蒸发,三种不同的方式同时对此装置进行散热,散热效果好,速度快,散热效果理想,此装置不易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商用车减速器用轴承。
背景技术
轴承是现代工业中一种重要的部件,主要是由内圈、外圈、保持架和滚动体这几部分组成,其主要作用是承重并为零件的转动提供精确引导,从而被广泛的使用,其中商用车减速器上也会使用轴承,其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用以降低部件在传动过程中的机械载荷摩擦系数。
但是目前的轴承在实际使用时,滚珠并不是时刻都是滚动的,在某个瞬间也会出现相对滑动的现象,容易摩擦生热,通常人们采用在外圈上开设散热孔进行散热,但是这种方式热量散去速度慢,散热效果不理想,极易损坏。
因此,发明一种商用车减速器用轴承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商用车减速器用轴承,通过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散发热量、第一导热块和第二导热块传递热量、空腔内部的冷却液吸热蒸发,三种不同的方式同时对此装置进行散热,散热效果好,速度快,散热效果理想,此装置不易损坏,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商用车减速器用轴承,包括内圈,所述内圈外侧设有外圈,所述内圈与外圈之间设有保持架,所述保持架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滚珠,所述内圈外壁表面开设有可供滚珠滚动的第一滚道,所述外圈内壁表面开设有可供滚珠滚动的第二滚道;
所述内圈内部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部填充有第一导热块,所述第一导热块与内圈固定连接,所述外圈内部开设有若干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部填充有第二导热块,所述第二导热块与外圈固定连接,所述内圈位于滚珠底部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散热孔,所述外圈位于滚珠顶部的表面开设有第二散热孔,所述外圈内部开设有若干个空腔,所述空腔内部填充有冷却液。
优选的,若干个所述第一通孔呈圆形阵列均匀的分布于内圈内部,若干个所述第二通孔呈圆形阵列均匀的分布于外圈内部,其中每个所述第一通孔与其相邻的第二通孔相对应。
优选的,若干个所述第一散热孔呈圆形阵列均匀的分布于内圈内部,若干个所述第二通孔呈圆形阵列均匀的分布于外圈内部,其中每个所述第一散热孔与其相邻的第二散热孔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热块顶部延伸至第一滚道底部,所述第二导热块底部延伸至第二滚道顶部。
优选的,若干个所述空腔呈圆形阵列均匀的分布于外圈内部,每个所述空腔均设在与其相邻的第二散热孔与第二通孔之间。
优选的,若干个所述空腔的顶部均设置为弧形,若干个所述空腔底部均与外圈内壁相匹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中,当滚珠发生滚动或者相对滑动产生热量时,热量会经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散去,且在滚珠滚动或发生相对滑动时,产生的热量可经第一导热块和第二导热块向外传递,同时空腔内部的冷却液在滚珠产生的热量的情况下吸热蒸发,并在使用结束后再次液化回到初始状态,从而达到三种方式同时对此装置进行散热,散热效果好,速度快,散热效果理想,此装置不易损坏。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万京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万京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148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