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力总成后悬置及具有其的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15175.X | 申请日: | 202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225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刘欣;刘茂林;陈国栋;王春龙;王善鹏;杨亘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5/12 | 分类号: | B60K5/12;B62D21/11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莎日娜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总成 悬置 具有 汽车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动力总成后悬置及具有其的汽车,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包括:后悬置大端组件、后悬置小端组件和支撑管,所述后悬置大端组件与所述后悬置小端组件通过所述支撑管连接。使用本申请提供的动力总成后悬置,通过将原有一个整体结构变为一个三段式可拆卸的结构,通过更换不同长度的支撑管,以使动力总成后悬置长度可以调节,解决了动力总成后悬置通用化程度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动力总成后悬置及具有其的汽车。
背景技术
在汽车设计制造的过程中,同一款车型通常因为搭载不同的变速器而有不同的动力总成配置,比如:MT、CVT、AT等,与之匹配的动力总成后悬置用于连接变速器和副车架,当同款动力总成匹配不同变速器时,其变速器侧和副车架连接点的间距可能不同,导致动力总成后悬置只能专门设计,而不能实现通用,增加了产品的开发成本和周期,因此,如何提高动力总成后悬置的通用化程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动力总成后悬置及具有其的汽车,旨在解决动力总成后悬置通用化程度低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动力总成后悬置,包括:后悬置大端组件、后悬置小端组件和支撑管;
后悬置大端组件与后悬置小端组件通过支撑管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螺纹连接机构;
后悬置大端组件上设置有可供螺纹连接机构穿过的第一安装孔,后悬置小端组件上设置有可供螺纹连接机构穿过的第二安装孔,支撑管上设置有可供螺纹连接机构穿过的通孔;
螺纹连接机构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孔、通孔、第二安装孔后与螺母螺纹连接,以使支撑管分别连接后悬置大端组件和后悬置小端组件。
可选地,支撑管为用于配重的质量块。
可选地,支撑管为谐振器。
可选地,后悬置大端组件包括后悬置大端支架和后悬置大衬套,后悬置大端支架和后悬置大衬套固定连接。
可选地,后悬置大衬套为橡胶衬套。
可选地,后悬置小端组件包括后悬置小端支架和后悬置小衬套,后悬置小端支架和后悬置小衬套固定连接。
可选地,后悬置小衬套为橡胶衬套。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动力总成后悬置。
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动力总成后悬置以及包含该装置的汽车,通过将动力总成后悬置由原有一个整体一体成型的结构变为一个由后悬置大端组件、后悬置小端组件和支撑管组成的三段式可拆卸的结构,后悬置大端组件与后悬置小端组件通过支撑管连接,通过更换不同长度的支撑管,改变动力总成后悬置中心距,即后悬置大端组件中心与后悬置小端组件中心的距离,达到改变动力总成后悬置长度的目的;不同车型根据其对动力总成后悬置长度的不同需求,只需更换所需长度的支撑管就可以使用,大大提高了动力总成后悬置的通用性,解决了动力总成后悬置通用化程度低的问题。
其次,为了提升整车NVH(NVH即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的英文缩写,以下简称NVH)性能,有时动力总成后悬置需增加质量块或者谐振器,传统的动力总成后悬置为一个整体成型结构,增加质量块或谐振器就会导致产品设计变更,增加开发成本及周期,本申请中将支撑管直接更换为需求重量的质量块或者谐振器,只需将质量块或谐振器做为中间件分别与后悬置大端组件和后悬置小端组件螺纹连接,即可达到提升整车NVH性能的目的,无需变更产品设计,提升了产品通用化率和NVH性能的可调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151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城市用监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桁架连接用临时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