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铁明挖车站主体与附属防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39892.6 | 申请日: | 202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23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周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E02D31/02;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许睿 |
地址: | 61007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铁 车站 主体 附属 防水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地铁明挖车站主体与附属防水结构,包括施工主体与施工附属,施工主体的外墙面上固定有过梁,所述过梁与施工附属之间设有施工缝,施工缝与过梁之间留有施工间隙,施工缝内设有防水部件。本实用新型对地铁明挖车站主体与附属的施工缝进行改进,将施工缝朝向附属结构一侧平移,使施工缝与过梁之间留出施工间隙,将施工缝内的防水部件与过梁分隔开,从而避免了施工缝内防水部件施工对施工缝的结构断面造成影响,能够有效提高施工缝的防水效果,并且本实用新型施工更加便捷、有利于提高施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地铁明挖车站主体与附属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受到交通疏解、管路迁改、施工场地及施工组织等条件影响,地铁车站主体和附属基坑通常分期施工,分期施工的结构需要预留施工缝,施工缝的防水是薄弱环节。在对施工缝进行防水处理时,通常采用遇水缓膨性止水条设置在过梁外侧的施工缝中,现有通用技术最大的缺点是受遇水缓膨性止水条施工工艺的影响,施工缝处结构断面相差较大,混凝土浇筑可能也不密实,施工质量不容易得到保证。根据全国各地地铁后期运营部门反馈的意见,明挖车站主体与附属的施工缝极易出现渗漏水,且此处为客流密集的部位,甚至会出现明流影响乘客通行的情况,对地铁运营造成极大的麻烦与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施工方便、防水效果良好的地铁明挖车站主体与附属防水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地铁明挖车站主体与附属防水结构,包括施工主体与施工附属,施工主体的外墙面上固定有过梁,所述过梁与施工附属之间设有施工缝,施工缝与过梁之间留有施工间隙,施工缝内设有防水部件。
进一步的是:所述防水部件为镀锌钢板止水带。
进一步的是::所述施工缝内浇注防水浆料,镀锌钢板止水带设置在施工缝的中部,施工缝的端头覆盖有防水卷材。
进一步的是:所述防水浆料为水泥砂浆、水泥浆或混凝土界面处理剂。
进一步的是:所述施工缝与过梁之间的施工间隙为1米。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多个可拆卸设置在过梁与施工缝之间的围护桩。
进一步的是:所述多个围护桩并排设置在过梁与施工缝之间,围护桩的外侧面靠近施工缝的边部。
进一步的是:所述过梁的外侧面固定有封闭箍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对地铁明挖车站主体与附属的施工缝进行改进,将施工缝朝向附属结构一侧平移,使施工缝与过梁之间留出施工间隙,将施工缝内的防水部件与过梁分隔开,从而避免了施工缝内防水部件施工对施工缝的结构断面造成影响,能够有效提高施工缝的防水效果,并且本实用新型施工更加便捷、有利于提高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施工缝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00-施工主体、110-过梁、200-施工附属、300-施工缝、310-防水部件、320-防水浆料、330-防水卷材、400-围护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398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控距的电线杆安装构件
- 下一篇:一种码垛机器人用取垛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