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48793.4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43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元华;杨沿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M10/635 | 分类号: | H01M10/635;H01M10/613;H01M10/615;H01M10/625;H01M10/48;H01M50/242;B01D53/2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刘汉民 |
地址: | 410082***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电池 管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进气管、第一导气板、波浪形换热板和机壳,所述机壳底部的两侧皆安装有装配底板,且装配底板的两端皆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机壳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除潮盒、干燥袋、连接插条和连接插槽,使得装置优化了自身的结构,使用时,一方面通过在机壳内部的四个拐角处皆安装有除潮盒,且在除潮盒的内部依次放置有填充有变色硅胶干燥剂的干燥袋,使得装置可以实现较好的除潮防护效果,提升了机壳内部的干燥性能,有利于延长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使用者可以利用连接插条和连接插槽构成的插合连接结构,将除潮盒在机壳内部进行拆装更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将直接影响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和性能,并有可能导致电池系统的安全问题,因此需要在电动物流车等设备中应用到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它可以实现对于电池包的加热或降温以保证动力电池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但是现有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还存在一些缺点。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往往存在着调温效果差的问题,这导致装置的使用效果不好;2、现存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还存在着防潮保护效果差和防潮盒不易拆装更换的弊端,这不利于装置的长期推广;3、现在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还普遍存在着稳定性差和减震缓冲性能弱的缺点,这导致装置的实用性低下。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具有调温效果好、防潮防护性能好以及便于固定安装和减震缓冲效果好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进气管、第一导气板、波浪形换热板和机壳,所述机壳底部的两侧皆安装有装配底板,且装配底板的两端皆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机壳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且机壳的外侧壁均匀固定有绕线盘,并且绕线盘下方的机壳上固定有卡线槽,所述机壳的一端固定有第一导气板,且机壳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导气板,所述第一导气板上设置有进气管,第二导气板上设置有出气管,且出气管上安装有抽气泵,所述机壳的内部均匀固定有波浪形换热板,且机壳内部的一侧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并且机壳内部的四个拐角处皆安装有除潮盒,除潮盒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干燥袋。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的内部和第一导气板的内部相连通,且进气管上安装有电磁阀,出气管的内部和第二导气板的内部相连通,且第一导气板和第二导气板皆与机壳之间构成一体化焊接结构,使其优化了装置的结构,通过焊接增强了装置整体结构的牢固性能。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的一端皆固定有法兰盘,且进气管和出气管内部靠近法兰盘的一端皆设置有防水透气膜,使其优化了装置的冷却或降温效果,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
优选的,所述波浪形换热板呈中空结构,波浪形换热板的材料为铝合金,第一导气板和第二导气板的内部皆与波浪形换热板的内部相连通,使其优化了换热结构,提升了调温效果。
优选的,所述除潮盒的顶端设置有多孔盖板,多孔盖板和除潮盒构成拆卸安装结构,且除潮盒的两端皆固定有连接插条,机壳的内部设置有与连接插条相匹配的连接插槽,干燥袋的内部填充有变色硅胶干燥剂,使其便于使用者将除潮盒在机壳内部进行拆装更换。
优选的,所述装配底板设置有2个,装配底板的顶端均匀焊接有呈等间距排列的减震槽,减震槽内部的两端皆固定有橡胶缓冲柱,且橡胶缓冲柱的顶端设置有与减震槽相匹配的减震块,减震块和机壳之间构成一体化焊接结构,使其可以将装置在适宜的位置进行固定安装,增强了装置的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未经湖南大学;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487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