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降低桥头跳车的施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250587.7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014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曹洪飞;徐淑姣;郭霆;付鹏;袁娟;郭旭亮;温永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临汾市政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41000 山西省临汾***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低 桥头 施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降低桥头跳车的施工装置,涉及桥头跳车防治技术领域,具体为降低桥头跳车的施工装置,包括桥面、路面和过渡板,所述过渡板包括第一过渡板和第二过渡板,所述第一过渡板的下方转动连接有承接液压杆,承接液压杆包括第一液压杆和第二液压杆,所述承接液压杆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垫板,第一垫板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该降低桥头跳车的施工装置,通过过渡板的设置,使该降低桥头跳车的施工装置具备了降低桥头跳车的效果,通过第一过渡板、第二过渡板、第一转板、承接液压杆、第二转板和过渡液压杆的配合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在桥面与路面之间形成过渡斜坡,从而达到了降低桥头跳车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头跳车防治技术领域,具体为降低桥头跳车的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道路及桥梁领域,桥头跳车现象较为普遍。引起桥头跳车的主要原因有不均匀沉降、刚度突变和车速与车辆本身的抗振性能等。就城市道路路况而言,主要是柔性道路与刚性结构物之间的连接处发生不均匀沉降,产生错台所致。桥梁与路基、路面的组成材料、刚度、强度、胀缩性等存在差异,且桥头连接处受力时易形成集中应力。在车辆荷载、结构自重、自然因素作用下,桥梁与道路同时发生沉降,但两者的沉降量有很大差异,道路的沉降量远大于桥梁的沉降量,形成错台,导致行车时发生桥头跳车,桥头跳车有许多危害,比如,车辆在行驶到桥头位置时,为防止车辆的猛烈跳动,驾驶员不得不踩刹车减速,降低了道路的使用功能。跳车现象引起的车辆颠簸,不但会引起车内人员的不适,甚至会造成车辆失控,对安全造成威胁。对于桥梁道路本身来说,由于车辆通过桥头时产生的跳动和冲击,造成了附加的冲击荷载,加速了桥台、桥头搭板,支座及伸缩缝的破坏,不仅增加了桥梁的维修成本还减少了使用寿命。同时,也加剧了车辆的机件,轮胎的磨损,降低了车辆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降低桥头跳车的施工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降低桥头跳车的施工装置,包括桥面、路面和过渡板,所述过渡板包括第一过渡板和第二过渡板,所述第一过渡板的下方转动连接有承接液压杆,承接液压杆包括第一液压杆和第二液压杆,所述承接液压杆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垫板,第一垫板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第一过渡板的下方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第二过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动板,滑动板包括第一滑动板和第二滑动板,所述第二过渡板的下方转动连接有过渡液压杆,过渡液压杆包括第三液压杆和第四液压杆。
可选的,所述过渡板的上表面开设有防滑槽,所述第一过渡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板,第一转板的下表面与路面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渡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板,第二转板的下表面与桥面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驱动转轴,驱动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块,移动块的上表面与第二过渡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滑动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强杆,加强杆的下方与第二滑动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渡板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部与滑动板的外表面滑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过渡液压杆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垫板,第二垫板和第一垫板的材质均为钢筋混凝土材质,所述第二垫板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第一固定板的材质均为钢制材质,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
可选的,所述固定块的上方开设有固定孔,固定孔的内部插接有第一固定螺栓,第一固定螺栓的上表面开设有孔槽,孔槽的内部插接有第二固定螺栓,所述第一固定螺栓的外表面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部插接有限位杆,限位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动块,推动块的一侧与第二固定螺栓的外表面抵接。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临汾市政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临汾市政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2505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架和车辆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食品安全检测分析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