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血栓清理纳米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09152.5 | 申请日: | 2021-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347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叶;赵铁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一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22 | 分类号: | A61B17/22;A61B34/00;A61B34/20;A61B34/30 |
代理公司: | 湖北少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70 | 代理人: | 陈俊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栓 清理 纳米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血栓清理纳米机器人,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纺锤形的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端部设置有螺纹状的螺旋线圈;所述螺旋线圈内设置有弹性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两端分别连接机器人本体以及磁性球;所述机器人本体为磁性材料构成;所述机器人本体与磁性球之间的连线为中轴线,在中轴线上方的机器人本体为N极、磁性球为S极,在中轴线下方的机器人本体为S极、磁性球为N极,所述螺旋线圈为双螺旋线圈;所述机器人本体端部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端面上与螺旋线圈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为金属钽构成;所述螺旋线圈截面为扁平状;本实用新型具有清理血栓,方便使用,便于回收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栓疏通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血栓清理纳米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压力的增加,患血栓的人越来越多,血栓是一种对人体有很大伤害的物质,会引起人体的血液循环受到影响,引发心血管功能的疾病。如果心脏部位出现了血栓的症状,可能会导致瓣膜出现粘连,可造成瓣膜关闭不全,形成细菌性心内膜炎;当血栓没有完全阻塞血管的情况下,容易引起器官的缺血状态,也可能形成栓子,与血管壁分离后随血液的流动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引起栓塞;如果血栓比较严重,血管全被堵塞,血液无法流到局部器官,出现缺血性坏死,更可能引起出血或者是休克的症状。血栓正在一步步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人想要摆脱血栓的困扰,血栓治疗问题刻不容缓。
纳米机器人的工作环境位于雷诺系数很低的环境中,物体可看作在一个非常粘滞、微小以及缓慢的环境中运动,粘滞力占主导作用,惯性力则可忽略不计。在这种条件下,若想驱动微纳米机器人,必须源源不断地为其提供动力。但由于其微小的尺寸,动力源如电池、发动机等很难装载在微纳米机器人中,因此,各种各样的微纳米机器人驱动方式被提出,包括自驱动(自电泳驱动、自扩散泳驱动、自热泳驱动、气泡驱动等方式)和外场驱动(磁场、声场和光驱动)。由于磁场驱动方式磁场强度较低,并且低频率磁场能够穿透生物组织且对生物体无害,成为纳米机器人领域的最有前景的驱动方式之一。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血栓清理纳米机器人,具有清理血栓,方便使用,便于回收的有益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血栓清理纳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纺锤形的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端部设置有螺纹状的螺旋线圈;所述螺旋线圈内设置有弹性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两端分别连接机器人本体以及磁性球;所述机器人本体为磁性材料构成;所述机器人本体与磁性球之间的连线为中轴线,在中轴线上方的机器人本体为N极、磁性球为S极,在中轴线下方的机器人本体为S极、磁性球为N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纳米机器人通过注射器注射进患有血栓的人体静脉或动脉内,在X光线的照射下,进行显影,然后磁性贴片在控制芯片的控制下进行磁力变换,对纳米机器人施加不同方向的磁力,因为机器人本体的不同磁极设置,在磁力变换时,可以实现转动,又因为机器人本体后侧的螺旋线圈的设置,在转动时,可以推动机器人本体前进,实现移动,与机器人本体通过连接杆进行连接的磁性球的磁极设置与机器人本体相反,且体积小于机器人本体,受到的血液阻碍也小于机器人本体,可以在磁性贴片上的磁性变化时,磁性球相对机器人本体进行摆动,可以对血管内的血栓进行击碎,方便对血栓的清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旋线圈为双螺旋线圈;所述机器人本体端部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端面上与螺旋线圈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为金属钽构成;所述螺旋线圈截面为扁平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旋线圈的结构为扁平状,当磁性贴片磁场变化驱动机器人本体转动时,螺旋线圈同样会转动,在转动时,扁平状的结构形成斜面,在转动时,推动机器人本体前进或者后退,实现移动,同时连接杆的材料结构,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在磁性球摆动时,提供弹性恢复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器人本体上包覆有分子马达用于驱动机器人本体移动;所述分子马达设置为ATP合成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一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吉林一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091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