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机差动汇流的动力不间断换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21545.8 | 申请日: | 2021-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502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杨振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振忠 |
主分类号: | B60K17/08 | 分类号: | B60K17/08;B60K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70125 海南省海口***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差动 汇流 动力 不间断 换挡 系统 | ||
1.一种电机差动汇流的动力不间断换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动机输出轴,其与主离合器联结后穿过变速箱输入轴又与换挡离合器主动盘联结;
齿圈离合器从动盘联结轴,其同时与换挡离合器从动盘、换挡制动器旋转盘及行星排齿圈联结;
太阳轮轴,其穿过行星架支撑轴同时与太阳轮和Z4从动齿轮联结;
行星架输出Z1主动齿轮,其与所述行星架支撑轴联结;
行星架输出Z2从动齿轮,其与变速箱输出轴联结;
换挡电机Z3主动齿轮,其与换挡电机的输出轴联结;以及
动力输出轴,其穿过所述太阳轮轴、齿圈离合器从动盘联结轴后与所述发动机输出轴联结;
其中所述发动机输出轴、所述变速箱输入轴、所述齿圈离合器从动盘联结轴、所述行星架支撑轴以及所述动力输出轴为同心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差动汇流的动力不间断换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不间断换挡系统还包括:
电机控制器,其与车载VCU数据连接,所述电机控制器用以控制所述换挡电机;
功率电池,其与所述电机控制器和所述车载VCU数据连接,所述功率电池用以向所述换挡电机提供电功率;
行星架,其与所述行星架支撑轴联结;以及
变速箱体,其与换挡制动器固定盘联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差动汇流的动力不间断换挡系统,其特征在于,换挡时:所述主离合器逐步分离,所述换挡离合器主动盘与所述换挡离合器从动盘逐步结合,此时所述发动机输出轴通过所述换挡离合器主动盘和所述换挡离合器从动盘及所述齿圈离合器从动盘联结轴,向所述行星排齿圈输出机械功率;同时所述电机控制器控制所述功率电池向所述换挡电机输入电功率,所述换挡电机通过所述换挡电机Z3主动齿轮、所述Z4从动齿轮向所述太阳轮轴输入电机功率;所述车载VCU通过所述太阳轮轴的转速和所述行星排齿圈的转速共同控制所述行星架的转速及扭矩;所述行星架的转速及扭矩通过所述行星架输出Z1主动齿轮、所述行星架输出Z2从动齿轮与所述变速箱输出轴换挡时的扭矩及转速匹配,形成电机差动汇流的动力不间断换挡模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差动汇流的动力不间断换挡系统,其特征在于,换挡时:所述发动机输出轴的机械功率和所述换挡电机的电机功率汇流于所述行星架形成汇流功率,所述汇流功率通过所述行星架、所述行星架支撑轴、所述行星架输出Z1主动齿轮、所述行星架输出Z2从动齿轮以及所述变速箱输出轴传送给驱动轮输出轴,完成换挡时所述驱动轮输出轴动力不中断的换挡模式。
5.一种电机差动汇流的动力不间断换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动机输出轴,其与主离合器联结后穿过变速箱输入轴又与换挡离合器主动盘联结;
齿圈离合器从动盘联结轴,其同时与换挡离合器从动盘、换挡制动器旋转盘及太阳轮联结;
太阳轮轴,其穿过行星架支撑轴同时与行星排齿圈和Z4从动齿轮联结;
行星架输出Z1主动齿轮,其与所述行星架支撑轴联结;
行星架输出Z2从动齿轮,其与变速箱输出轴联结;
换挡电机Z3主动齿轮,其与换挡电机联结;
动力输出轴,其穿过所述太阳轮轴、齿圈离合器从动盘联结轴后与所述发动机输出轴联结;
行星架,其与所述行星架支撑轴联结;以及
变速箱体,其与换挡制动器固定盘联结
其中所述发动机输出轴、所述变速箱输入轴、所述齿圈离合器从动盘联结轴、所述行星架支撑轴以及所述动力输出轴为同心结构;
其中行星排特征参数不等于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振忠,未经杨振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2154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