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器人充电桩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62605.0 | 申请日: | 2021-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503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叶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澜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35 |
代理公司: | 北京庚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807 | 代理人: | 李晓辉;李伟波 |
地址: | 215131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高铁新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人 充电 | ||
1.一种机器人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部,所述基部的内部形成有容置空间,在所述基部的一个壁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开口;
电极片,所述电极片设置于所述基部的内部,并且所述电极片的至少一部分能够从所述基部的开口伸出至所述基部的外部;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置于所述基部;以及
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以当所述机器人充电桩给机器人充电时,所述防护罩相对于所述基部运动并使得所述防护罩远离所述电极片,使得电极片与所述机器人的充电接口连接;否则,所述防护罩覆盖所述电极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充电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设置于所述基部,用于支撑所述电极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当向所述电极片施加向下的力时,所述电极片能够向下运动,并且当施加至所述电极片的力消失时,所述支撑装置使得所述电极片复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器人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
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置于所述基部的内部;
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以及
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导向柱;
其中,所述电极片开设有通孔,所述导向柱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电极片的通孔,使得所述电极片与所述弹簧接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器人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的数量为至少两个。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器人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基部,并且所述电极片与所述基部的固定点位于导向柱之间的区域的外部,以通过所述电极片的弹性形变使得电极片相对于基部产生运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充电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导杆,所述导杆的至少一端固定于所述防护罩,并且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导杆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座的通孔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器人充电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衬套,所述衬套设置于所述安装座的通孔内,并且套设于所述导杆,当所述导杆沿所述衬套滑动时,能够使得所述防护罩覆盖所述电极片和远离所述电极片之间转换。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器人充电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导杆,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顶在所述安装座,另一端顶在所述防护罩。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充电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底板,所述基部设置于所述底板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机器人充电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充电机,所述充电机固定于所述底板,并与所述电极片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机器人充电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对接传感器,所述对接传感器向外发射电磁波;以及
控制器,当机器人接收到所述对接传感器所发射的电磁波时,所述机器人沿接近所述机器人充电桩的方向运动;在机器人的充电接口与所述电极片连接后,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充电机提供电能。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机器人充电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于所述底板,并且所述充电机通过所述支撑板固定于所述底板。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机器人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通道,并且所述防护罩能够在所述通道内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澜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澜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6260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品检测快速取样装置
- 下一篇:一种废弃绿泥处理用的沸腾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