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铁齿轮箱车轴轴承润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390083.5 | 申请日: | 2021-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66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关鹤;赵家栋;赵玉凯;何鹏辉;黄晓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F16H57/021 |
代理公司: | 深圳得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62 | 代理人: | 袁江龙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齿轮箱 车轴 轴承 润滑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铁齿轮箱车轴轴承润滑结构,属于齿轮箱结构领域,包括箱体,集油槽,进油孔,挡油环,轴承座,储油腔,密封腔,回油孔,油池等。本实用新型在箱体内部两侧轴承孔上方设置集油槽,齿轮箱工作时飞溅到箱壁上的润滑油汇集到集油槽中,再通过进油孔流入车轴轴承位置进行润滑,箱体两侧轴承孔下方和轴承座上均设置有回油孔,可使润滑油流回设置在箱体底部的油池中。箱体两侧的轴承孔内安装有挡油环和轴承座,挡油环和轴承座之间形成储油腔,所储存的润滑油可使车轴轴承的一部分滚子始终保持浸油状态,列车在启动和低速行驶状态下车轴轴承也能得到充分的润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齿轮箱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铁齿轮箱车轴轴承润滑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高铁运营时速不断提高,齿轮箱中关键零部件车轴轴承的转速也越来越高,由此引发的问题就是轴承发热量大幅度增加。轴承可靠运转的前提是有效的润滑与冷却,润滑不良可导致轴承烧伤、退火和疲劳点蚀等故障,直接影响到轴承的使用寿命。
目前,高铁齿轮箱大多采用飞溅润滑的方式,列车运行时,依靠高速旋转的大齿轮搅动箱体底部油池中的润滑油,使其飞溅到车轴轴承位置进行润滑冷却。由于列车在启动和低速行驶时大齿轮转速较低,不能将润滑油甩至车轴轴承位置,此时车轴轴承得不到有效的润滑,高铁齿轮箱内部空间有限,热量散发慢,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具有储油功能,结构简易、润滑效果好、可靠耐用的车轴轴承润滑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铁齿轮箱车轴轴承润滑结构,在齿轮箱箱体内部设置集油槽,集油槽收集飞溅到箱壁上的润滑油,润滑油通过进油孔进入到车轴轴承部位进行润滑。箱体两侧的轴承孔内安装有挡油环和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安装在挡油环的外侧,所述挡油环和轴承座之间形成储油腔,所述储油腔所储存的润滑油可使车轴轴承的一部分滚子始终保持浸油状态,列车在启动和低速行驶状态下车轴轴承也能得到充分润滑。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铁齿轮箱车轴轴承润滑结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在内部两侧轴承孔上方的侧壁上均设置有集油槽,所述箱体在集油槽底部开设有进油孔,所述箱体两侧的轴承孔中安装有挡油环和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安装在挡油环外侧,所述车轴轴承安装在轴承座中;
所述侧挡油环和轴承座之间形成储油腔,所述车轴轴承设置在储油腔中;
所述箱体在两侧轴承孔下方的侧壁上和轴承座上均设置有回油孔,所述回油孔与轴承座外部的密封腔连通。
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一体化成型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形成第一油池,箱体与第一隔板之间形成第二油池,箱体与第二隔板之间形成第三油池,所述第一隔板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隔板的底部开设有第二通孔。
优选的,所述轴承座的外侧设有密封腔,所述密封腔与回油孔连通。
优选的,所述挡油环的外径表面安装有O型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的顶部处于同一水平面,开设在所述第一隔板上的第一通孔与开设在第二隔板上的第二通孔处于同一水平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齿轮箱箱体内部设置集油槽,集油槽收集飞溅到箱壁的润滑油,集油槽底部设置有进油孔,润滑油通过进油孔流至车轴轴承位置实现润滑冷却;在轴承孔内侧设置有挡油环,挡油环外径上设置有O型密封圈,O型密封圈用来密封储油腔,防止润滑油漏回至油池,挡油环和轴承座之间形成一个储油腔,用来储存一定量的润滑油,车轴轴承设置在储油腔中,储油腔所储存的润滑油可使车轴轴承的一部分滚子始终保持浸油状态,列车在启动和低速行驶状态下车轴轴承也可得到充分润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标记A部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3900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火电厂锅炉余热用回收收集装置
- 下一篇:种床间断重镇压防粘附镇压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