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曲轴减振器及其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00032.6 | 申请日: | 2021-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71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邢东仕;贺融冰;侯明阳;李岩;江旭光;丁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124 | 分类号: | F16F15/124;F16F15/26 |
代理公司: | 上海音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67 | 代理人: | 孙静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曲轴 减振器 及其 总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曲轴减振器及其总成,其中曲轴减振器包括减振器本体和离合功能组件;减振器本体包括减振器内圈,减振器内圈包括第一内圈本体和第二内圈本体;离合功能组件包括皮带轮和电磁铁;当电磁铁处于通电状态时,第一内圈本体与皮带轮连接,曲轴转动依次联动第一内圈本体带动皮带轮转动,可以实现需要驱动附件时,皮带轮转动以带动与其带传动的附件转动;当电磁铁不通电时,第一内圈本体与皮带轮不连接,曲轴转动联动第一内圈本体旋转,但不联动皮带轮转动,从而可以实现在不需要驱动附件时,皮带轮不会转动以带动与其带传动的附件转动,这样不会额外导致发动机摩擦功和油耗高,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曲轴减振器及其总成。
背景技术
在现有发动机技术中,曲轴减振器的作用为降低曲轴扭振和通过皮带驱动附件(发电机、空压机和水泵等),现有的曲轴减振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减振器内圈111,减振器橡胶圈112,减振器外圈113,减振器内圈112套在曲轴20外周。现有曲轴减振器,无论附件是否需要驱动,曲轴减振器都会驱动附件(发电机、空压机和水泵等),这样额外导致发动机摩擦功和油耗高,造成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无论附件是否需要驱动,曲轴减振器都会驱动附件(发电机,空压机和水泵等),这样额外导致发动机摩擦功和油耗高,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曲轴减振器及其总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曲轴减振器,曲轴减振器包括减振器本体和离合功能组件;其中,
减振器本体包括减振器内圈、减振器橡胶圈、减振器外圈和前盖;其中,
减振器内圈包括沿减振器内圈的轴线方向依次邻接的第一内圈本体和第二内圈本体,且第二内圈本体在减振器内圈的径向上位于第一内圈本体的内侧,第二内圈本体用于套设于曲轴外,并与曲轴过盈配合;
减振器橡胶圈和减振器外圈依次套设在第一内圈本体的外壁面上,且减振器橡胶圈位于第一内圈本体与减振器外圈之间,且减振器橡胶圈的内壁面与第一内圈本体的外壁面之间、减振器橡胶圈的外壁面与减振器外圈的内壁面之间均为过盈配合;
前盖套设于第二内圈本体的外壁面,且前盖与第二内圈本体之间间隙配合,以使第二内圈本体与前盖之间绕减振器内圈的轴线方向能够产生相对旋转;
离合功能组件包括皮带轮和电磁铁,皮带轮通过轴承设置在前盖的外周,且在曲轴的轴向方向上皮带轮与第一内圈本体之间具有预设间隙;皮带轮远离第一内圈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相对于皮带轮的一端内凹的圆环凹槽,电磁铁呈圆环状且卡接在圆环凹槽内;
当电磁铁处于通电状态时,电磁铁产生吸力用于吸引第一内圈本体,以使第一内圈本体挤压变形抵接在皮带轮靠近第一内圈本体的一端上以消除预设间隙,使得第一内圈本体与皮带轮连接,曲轴转动依次联动第一内圈本体带动皮带轮转动;
当电磁铁不通电时,电磁铁不产生吸力,第一内圈本体与皮带轮设置的预设间隙使得第一内圈本体与皮带轮不连接,曲轴转动联动第一内圈本体旋转,但不联动皮带轮转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曲轴减振器具有离合功能,其具有的离合功能组件中皮带轮与第一内圈本体之间具有预设间隙,当电磁铁不通电时,皮带轮与第一内圈本体之间具有预设间隙,第一内圈本体无法随着曲轴联动皮带轮进行转动,从而可以实现在不需要驱动附件时,皮带轮不会转动以带动与其带传动的附件转动,这样不会额外导致发动机摩擦功和油耗高,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当电磁铁通电时,电磁铁产生吸力,使得皮带轮与第一内圈本体紧密配合,可以随着曲轴联动曲轴减振器内圈等进行转动,可以实现需要驱动附件时,皮带轮转动以带动与其带传动的附件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000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速串行链路连通性测试设备
- 下一篇:一种防爆锂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