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井下污水管道清理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55846.X | 申请日: | 202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144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壮;陈玉璞;吴鹏程;付吉发;陈宝鑫;王祎扬;吴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8B9/049 | 分类号: | B08B9/04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下 污水 管道 清理 机器人 | ||
一种井下污水管道清理机器人,包括行进系统、撑开机构、清污系统、连接部分;行进系统位于清污系统两侧,行进系统与清污系统通过连接部分相连,撑开机构与行进系统相连;行进系统由支撑体、液压马达、齿轮、蜗轮、蜗杆、带轮、履带、侧板构成,液压马达位于支撑体内部且与齿轮相连,齿轮与蜗杆同轴,蜗轮与带轮同轴,带轮与履带相配合;撑开机构由支撑架、连杆机构、第一液压缸构成,连杆机构与上底盘间设有第一液压缸。清污系统由连接圆盘、转轴、高压容器、喷嘴构成,喷嘴在高压容器上呈圆周阵列,转轴位于高压容器中心。连接部分中,第二液压缸位于连接圆盘上的窝球机构与下底盘上的窝球机构之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清洗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自适用管径的井下污水清理机器人。
背景技术
矿井水为井工矿中开采的煤层和巷道附近产生的地下水,为保障安全生产作业,必须将大量的矿井水通过管路排出。矿井水包含大量的悬浮物和一定量的盐分,其中悬浮物成分主要包含煤粉、岩粉和黏土。随着年限的增加,矿井水的悬浮物在排水管内壁上附着沉积,使管径减小,管路粗糙度增加,从而增大沿程阻力损失,在确保水泵扬程的条件下,耗能增加,排水效率降低,影响安全的生产作业。
常见的井下污水管道清理方式有人工敲击与空气炮清污等解决方法,由于人工敲击法对排水管道具有一定损伤危害,且不停地敲击会使积淀在管道上的污垢愈发结实,而空气炮排污法虽然简便安全,但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若第一次未将全部的污垢排除,管道内会形成空气洞,下次冲击空气炮会从洞中穿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灵活、安全、高效,可以有效解决矿井水排放管道积垢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井下污水管道清理机器人,包括行进系统、撑开机构、清污系统、连接部分;所述的行进系统位于清污系统两侧,两者通过连接部分相连;所述的撑开机构与行进系统相连。
所述的行进系统由支撑体、液压马达、齿轮、蜗轮、蜗杆、带轮、履带、侧板构成,液压马达位于支撑体内部且与齿轮相连,齿轮与蜗杆同轴,蜗轮与带轮同轴,带轮与履带相配合。
所述的支撑体由上底盘、支撑柱、压板、下底盘构成,上底盘与下底盘间设有6根支撑柱,压板位于液压马达与齿轮之间。
所述的撑开机构由支撑架、连杆机构、第一液压缸构成,连杆机构一端通过铰链与支撑架相连,连杆机构另一端通过铰链与侧板相连,连杆机构与上底盘间设有第一液压缸。
所述的清污系统由连接圆盘、转轴、高压容器、喷嘴构成,喷嘴在高压容器上呈圆周阵列,转轴位于高压容器中心,高压容器两侧与连接圆盘相连。
所述的连接部分由窝球机构、第二液压缸构成,第二液压缸位于连接圆盘上的窝球机构与下底盘上的窝球机构之间。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和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液压马达驱动履带行进,高压水射流清污的方式,液压马达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的优点,而履带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强,撑开机构与履带的结合可以更好的适应不同的管径大小,机器人携带水射流喷头对排水管清理,水射流的冲击力大、破垢能力强、无污染、对管壁无腐蚀性、对管壁无损伤等作业特点;连接部分采用窝球机构,增强了机器人行动的灵活性,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解决矿井水排放管道积垢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井下污水管道清理机器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行进系统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行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撑开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清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558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水器
- 下一篇:一种穿戴型沉浸式眼动追踪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