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夹轨防滑楔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83806.6 | 申请日: | 2021-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603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任洁;周俊文;林浩填;秦泽群;田搏;杨文喆;张志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港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港新沙港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9/18 | 分类号: | B66C9/1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伍传松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高新技术产业园***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夹轨防滑楔,包括楔块本体,用于置于铁轨上并与车轮相抵以卡住车轮;夹紧装置,连接于楔块本体,夹紧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钳臂和第二夹钳臂,分别用于与铁轨左右两侧相抵,以将楔块本体固定在铁轨上;夹紧装置还包括驱动第一夹钳臂与第二夹钳臂下端靠近或远离的驱动件,通过调节第一夹钳臂与第二夹钳臂下端之间的距离以夹紧铁轨,将楔块本体固定在铁轨上。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夹轨防滑楔,可以夹持铁轨从而将楔块本体固定在铁轨上,防风抗滑,避免设备在遭受极端气候时沿铁轨滑移并在惯性力作用下导致倾翻,结构简单,稳定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轮制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夹轨防滑楔。
背景技术
港口的岸边桥式起重机、门座式起重机和龙门起重机等大型设备一般都在沿海露天作业,近年来沿海台风、飓风等极端恶劣气候频繁发生,加之港口设备迎风面积大,在此极端气候下设备将承受较大的风载荷。设备在此风载荷的作用下沿轨道加速运行,直至在轨道尽头与轨道尾部设置的限位挡板碰撞,此时惯性力产生的倾覆力矩远大于设备自重产生的抗倾覆力矩,造成港口设备发生翻倒等重大安全事故。
目前,港口起重机及铁路车轮在铁轨行走停车后,通常采用将楔块置放于车轮的左右两侧的方法进行制动,防风抗滑。现有的楔块底部用于放置在铁轨上,车轮压住楔块底部后,楔块将车轮卡住,使楔块与车轮共同滑行,阻止车轮前进。但由于现有的铁楔不能固定在铁轨上,让铁轨与车轮连接为一体,当安放位置有些许偏差时,设备在工作过程中震动比较大,铁楔可能会直接掉落铁轨,当设备动能比较大时,车轮移动,铁楔也会随设备一起在铁轨上移动,无法实现制动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夹轨防滑楔,可以夹持铁轨从而将楔块本体固定在铁轨上,防风抗滑,避免设备在遭受极端气候时沿铁轨滑移并在惯性力作用下导致倾翻,结构简单,稳定可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夹轨防滑楔,包括楔块本体,用于置于铁轨上并与车轮相抵以卡住车轮;夹紧装置,连接于楔块本体,夹紧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钳臂和第二夹钳臂,分别用于与铁轨左右两侧相抵,以将楔块本体固定在铁轨上;夹紧装置还包括驱动第一夹钳臂与第二夹钳臂下端靠近或远离的驱动件,通过调节第一夹钳臂与第二夹钳臂下端之间的距离以夹紧铁轨,将楔块本体固定在铁轨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夹轨防滑楔,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楔块本体置于铁轨上,当车轮压上楔块本体后,楔块本体与车轮接触并将车轮卡住,底面与铁轨产生摩擦,轮轨之间由滚动摩擦变为滑动摩擦,以阻止车轮前进,实现制动。夹紧装置连接于楔块本体,包括第一夹钳臂和第二夹钳臂,当第一夹钳臂与第二夹钳臂下端逐渐靠近时,可以夹紧铁轨,将楔块本体固定在铁轨上;当第一夹钳臂与第二夹钳臂下端逐渐远离时,可以从铁轨上取下楔块本体。本实用新型利用夹紧装置预夹紧铁轨,同时利用设备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阻碍设备继续运动,两者结合,可以更安全可靠有效地对设备进行制动,防风抗滑,避免设备在遭受极端气候时沿铁轨滑移并在惯性力作用下导致倾翻,避免楔块本体在制动过程中掉落铁轨或随设备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夹钳臂和第二夹钳臂中部铰接于楔块本体,驱动件为丝杆,第一夹钳臂上部开设有可供丝杆穿过的安装孔,并且第一夹钳臂上固定连接有与丝杆匹配的丝杆螺母,通过旋转丝杆可以驱动第一夹钳臂绕铰接点摆动以实现开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丝杆端部驱动第二夹钳臂绕铰接点摆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丝杆为阶梯轴,第二夹钳臂上设有让位孔,第二夹钳臂套设在阶梯轴的小直径端上,丝杆从让位孔伸出的一端上设有防脱螺母;第二夹钳臂位于防脱螺母与阶梯轴的轴肩之间,通过旋转丝杆以使防脱螺母或轴肩与第二夹钳臂相抵,以驱动第二夹钳臂绕铰接点摆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丝杆靠近第一夹钳臂的一端连接有手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港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港新沙港务有限公司,未经长沙港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港新沙港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838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