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护盾TBM裂隙岩段囊袋辅助快速回填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05663.4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990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徐友樟;钱英杰;杨涛;仲秋;王高航;俞成龙;唐明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隧道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87 | 分类号: | E21D9/087;E21D11/00;E21D11/10;E21D11/38;E21D11/08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黎双华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护盾 tbm 裂隙 岩段囊袋 辅助 快速 回填 体系 | ||
1.一种双护盾TBM裂隙岩段囊袋辅助快速回填体系,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止浆管片(1)拼装组成的止浆环(1a),中间管片(2)拼接组成的中间环(2a)和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3);所述的止浆管片(1)外侧沿管片居中位置设置与止浆管片(1)等长的凹槽(11),所述的凹槽(11)内设有气囊(4),止浆管片(1)上的气囊(4)随管片拼装组成气囊环(4a),相邻两个止浆环(1a)之间通过若干中间环(2a)连接,气囊(4)充气后使得相邻两个气囊环(4a)之间形成密闭填充空间,所述的密闭填充空间内填充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护盾TBM裂隙岩段囊袋辅助快速回填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11)底部设有注气孔(12),注气孔(12)底部预埋套筒,气囊(4)上设有气管(41),气囊(4)通过防水胶粘结在凹槽(11)内,所述气管穿过注气孔(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护盾TBM裂隙岩段囊袋辅助快速回填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浆管片(1)和中间管片的周侧设置凸出块(14)和与凸出块(14)配合的连接槽(15),多个止浆管片(1)左右两侧通过凸出块(14)和连接槽(15)拼接形成止浆环(1a),多个中间管片(2)左右两侧通过凸出块(14)和连接槽(15)拼接形成中间环,止浆管片(1)与中间管片(2)前后侧通过凸出块(14)和连接槽(15)拼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护盾TBM裂隙岩段囊袋辅助快速回填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出块(14)外侧依次包裹密封胶带(16)和海绵(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护盾TBM裂隙岩段囊袋辅助快速回填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11)深度为4-6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护盾TBM裂隙岩段囊袋辅助快速回填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浆管片(1)上设有至少一个注浆孔(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隧道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隧道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0566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