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护盾TBM裂隙岩段囊袋辅助快速回填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05663.4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990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徐友樟;钱英杰;杨涛;仲秋;王高航;俞成龙;唐明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隧道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87 | 分类号: | E21D9/087;E21D11/00;E21D11/10;E21D11/38;E21D11/08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黎双华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护盾 tbm 裂隙 岩段囊袋 辅助 快速 回填 体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护盾TBM裂隙岩段囊袋辅助快速回填体系,其包括止浆管片拼装组成的止浆管,中间管片拼接组成的中间管和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所述的止浆管片外侧沿管片居中位置设置与管片等长的凹槽,所述的凹槽内设有气囊,管片上的气囊随管片拼装组成气囊环,相邻两个止浆管之间通过若干中间管连接,相邻两个气囊环之间形成密闭填充空间,所述的密闭填充空间内填充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本实用新型在相邻两个止浆管之间利用气囊可将回填空间沿隧道长度方向划分为一个个独立的区间,在区间形成后立即灌入自密实混凝土材料,实现围岩提供快速、及时的支护,保证与TBM的掘进同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双护盾TBM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护盾TBM裂隙岩段囊袋辅助快速回填体系。
背景技术
双护盾TBM具有掘进高效、施工安全,适应硬岩地质条件等诸多优势,是硬岩隧道的首选掘进方式。本工程在双护盾TBM掘进过程中小部分区段存在裂隙岩层,易出现涌水、岩层强度不足的情况。
传统双护盾TBM隧道工程的传统掘进过程中,往往采用隧道与围岩之间的空隙往往采用豆砾石回填工艺。在裂隙岩层由于存在裂隙传统回填方式易出现回填不紧密,脱空现象明显,回填密实度难以保证、施工效率较为低下,隧洞衬砌大规模渗水现象普遍,对此我单位结合气囊围堵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回填方式,利用气囊填充管片与围岩之间的空隙,每间隔一段距离设置一个气囊圈,在气囊圈之间形成独立的空间,向内部填充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大大提升回填密实度、简化施工工序的,实现回填支护的同步性、及时性,降低隧洞施工风险。本实用新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发而成的,应用于实际施工中产生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双护盾TBM掘进过程中小部分区段存在裂隙岩层,易出现涌水、岩层强度不足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双护盾TBM裂隙岩段囊袋辅助快速回填体系,实现了裂隙岩层段双护盾TBM快速支护施工。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护盾TBM裂隙岩段囊袋辅助快速回填体系,其包括止浆管片拼装组成的止浆环,中间管片拼接组成的中间环和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所述的止浆管片外侧沿管片居中位置设置与管片等长的凹槽,所述的凹槽内设有气囊,管片上的气囊随管片拼装组成气囊环,相邻两个止浆环之间通过若干中间环连接,相邻两个气囊环之间形成密闭填充空间,所述的密闭填充空间内填充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
优选地,所述的凹槽底部设有注气孔,注气孔底部预埋套筒,气囊上设有气管,气囊通过防水胶粘结在凹槽内,所述气管穿过注气孔。
优选地,所述的止浆管片和中间管片的周侧设置凸出块和与凸出块配合的连接槽,多个止浆管片左右两侧通过凸出块和连接槽拼接形成止浆环,多个中间管片左右两侧通过凸出块和连接槽拼接形成中间环,止浆管片与中间管片前后侧通过凸出块和连接槽拼接。
优选地,所述的凸出块外侧依次包裹密封胶带和海绵。
优选地,所述的凹槽深度为4-6cm。
优选地,所述的止浆管片上设有至少一个注浆孔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相邻两个止浆管之间利用气囊可将回填空间沿隧道长度方向划分为一个个独立的区间,在区间形成后立即灌入自密实混凝土材料,实现围岩提供快速、及时的支护,保证与TBM的掘进同步。
(2)本实用新型止浆管片设置凹槽,利用凹槽与气囊胶结实现气囊有效固定,待气囊抽空后,又可利用气囊与管片之间的胶结效果及气囊外部的自密实混凝土,避免注气孔工后出现渗水。
(3)本实用新型采用自密实材料作为回填材料,回填过程中无须振捣即可密实,实测密实度通常达99%以上。对于工程运行期间长期使用的隧洞,密实度的提升具有最为重要的意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隧道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隧道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056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