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用智能伸缩软顶货厢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38950.5 | 申请日: | 202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611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张秀清;张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秀清 |
主分类号: | B60P7/04 | 分类号: | B60P7/0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张亮 |
地址: | 274100 山东省菏泽***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伸缩 软顶货厢 | ||
1.一种车用智能伸缩软顶货厢,其特征在于,包括:厢体底座(1)和控制装置(4);
厢体底座(1)侧部设有篷布移动驱动装置;厢体底座(1)的一端连接有前箱板(5),厢体底座(1)的另一端铰接有后箱板(6);
篷布移动驱动装置连接有可伸缩支撑骨架(2),可伸缩支撑骨架(2)的顶部连接有顶部支架(10);可伸缩支撑骨架(2)和顶部支架(10)上分别盖设有篷布(3);
可伸缩支撑骨架(2)设有两套支撑组件;两套支撑组件对称设置在厢体底座(1)的两侧;
支撑组件包括:固定支撑体、移动支撑体(8)以及多节中间支撑体;
多节中间支撑体设置在固定支撑体和移动支撑体(8)之间;
固定支撑体靠近前箱板设置;可伸缩支撑骨架(2)伸展开后,移动支撑体移动至靠近后箱板(6)位置;
固定支撑体的顶端、移动支撑体(8)的顶端以及每节中间支撑体的顶端分别与顶部支架(10)连接;
移动支撑体(8)的底端以及每节中间支撑体的底端分别与篷布移动驱动装置连接;
控制装置(4)与篷布移动驱动装置连接,控制装置(4)接收用户输入的控制指令,控制篷布移动驱动装置运行,带动可伸缩支撑骨架(2)伸缩,实现篷布(3)的收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智能伸缩软顶货厢,其特征在于,
固定支撑体设有第一旋转杆(11)和第二旋转杆(12);
第一旋转杆(11)的顶端和第二旋转杆(12)的顶端分别通过扎带(7)与篷布(3)连接;
第一旋转杆(11)的底端和第二旋转杆(12)的底端分别与前箱板(5)内侧壁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用智能伸缩软顶货厢,其特征在于,
中间支撑体设有从动杆(13),从动杆(13)的底端连接有从动杆支架(14);
从动杆(13)的两侧分别设有旋转杆组;
旋转杆组包括:第三旋转杆(15)和第四旋转杆(16);
第三旋转杆(15)的顶端通过扎带(7)与篷布(3)连接;
第三旋转杆(15)的底端与从动杆支架(14)铰接;
第四旋转杆(16)的顶端通过扎带(7)与篷布(3)连接;
第四旋转杆(16)的底端与从动杆(13)铰接,且第四旋转杆(16)与从动杆(13)的铰接位靠近从动杆(13)中部设置;
从动杆支架(14)与篷布移动驱动装置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用智能伸缩软顶货厢,其特征在于,
移动支撑体(8)设有移动立柱(19)、第五旋转杆(17)和第六旋转杆(18);
移动立柱(19)的底部连接有主动支架(20);
移动立柱(19)的顶端、第五旋转杆(17)的顶端和第六旋转杆(18)的顶端分别通过扎带(7)与篷布(3)连接;
第五旋转杆(17)的底端与移动立柱(19)铰接,且铰接位置设置在移动立柱(19)中部靠下的位置;
第六旋转杆(18)的底端与主动支架(20)铰接;
移动立柱(19)与篷布移动驱动装置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用智能伸缩软顶货厢,其特征在于,
篷布移动驱动装置包括:电机(31)、减速器(32)、同步轴(34)以及两套传动组件;
两套传动组件对称设置在厢体底座(1)两侧;
传动组件设有第一链轮(33)、链条(35)以及第二链轮(36);
第二链轮(36)安装在厢体底座(1)的一端;第一链轮(33)安装在厢体底座(1)的另一端;
链条(35)分别缠绕在第一链轮(33)和第二链轮(36)上;
厢体底座(1)上设有预设数量的链条托架(46);
电机(31)通过减速器(32)与同步轴(34)连接;
同步轴(34)的两端分别与两套传动组件的第一链轮(33)通过平键(37)连接,并使用挡圈(47)将第一链轮(33)进行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秀清,未经张秀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3895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监控组件和通讯设备
- 下一篇:一种净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