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用智能伸缩软顶货厢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38950.5 | 申请日: | 202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611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张秀清;张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秀清 |
主分类号: | B60P7/04 | 分类号: | B60P7/0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张亮 |
地址: | 274100 山东省菏泽***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伸缩 软顶货厢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用智能伸缩软顶货厢,包括:厢体底座和控制装置;厢体底座侧部设有篷布移动驱动装置;厢体底座的一端连接有前箱板,厢体底座的另一端铰接有后箱板;篷布移动驱动装置连接有可伸缩支撑骨架,可伸缩支撑骨架的顶部连接有顶部支架;可伸缩支撑骨架和顶部支架上分别盖设有篷布;可伸缩支撑骨架设有两套支撑组件;两套支撑组件对称设置在厢体底座的两侧;本实用新型实现软顶货厢伸缩及伪装功能。而且便于操作,运行稳定可靠。货厢可有效地实现雷达车公路机动运输时的防雨、防晒、防尘、伪装及工作时的收放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用智能伸缩软顶货厢。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雷达有固定式和移动式。移动式雷达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运输,运到指定地点进行探测。
移动式雷达的运输有时会采用公路运输,公路运输过程中一般采用封闭的货厢。这样,运输时,能将雷达放入货厢内,会将雷达天线进行折叠,降低高度,便于运输。
目前,汽车后部货厢一般为栏板式货厢或封闭式厢式两种,栏板式货厢上部无盖,若运输雷达,上无遮挡,雷达暴露在外,不能实现军用物资保密运输。而封闭式的货厢为固定顶,雷达需要工作时,由于雷达天线为展开,导致雷达无法正常工作。当需要雷达探测时,需要将雷达天线打开,这就需要把雷达从货厢中搬运出,才能正常使用。这种雷达的使用方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限制了移动式雷达随时随地使用的便捷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用智能伸缩软顶货厢,包括:厢体底座和控制装置;
厢体底座侧部设有篷布移动驱动装置;厢体底座的一端连接有前箱板,厢体底座的另一端铰接有后箱板;
篷布移动驱动装置连接有可伸缩支撑骨架,可伸缩支撑骨架的顶部连接有顶部支架;可伸缩支撑骨架和顶部支架上分别盖设有篷布;
可伸缩支撑骨架设有两套支撑组件;两套支撑组件对称设置在厢体底座的两侧;
支撑组件包括:固定支撑体、移动支撑体以及多节中间支撑体;
多节中间支撑体设置在固定支撑体和移动支撑体之间;
固定支撑体靠近前箱板设置;可伸缩支撑骨架伸展开后,移动支撑体移动至靠近后箱板位置;
固定支撑体的顶端、移动支撑体的顶端以及每节中间支撑体的顶端分别与顶部支架连接;
移动支撑体的底端以及每节中间支撑体的底端分别与篷布移动驱动装置连接;
控制装置与篷布移动驱动装置连接,控制装置接收用户输入的控制指令,控制篷布移动驱动装置运行,带动可伸缩支撑骨架伸缩,实现篷布的收放。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固定支撑体设有第一旋转杆和第二旋转杆;
第一旋转杆的顶端和第二旋转杆的顶端分别通过扎带与篷布连接;
第一旋转杆的底端和第二旋转杆的底端分别与前箱板内侧壁铰接。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中间支撑体设有从动杆,从动杆的底端连接有从动杆支架;
从动杆的两侧分别设有旋转杆组;
旋转杆组包括:第三旋转杆和第四旋转杆;
第三旋转杆的顶端通过扎带与篷布连接;
第三旋转杆的底端与从动杆支架铰接;
第四旋转杆的顶端通过扎带与篷布连接;
第四旋转杆的底端与从动杆铰接,且第四旋转杆与从动杆的铰接位靠近从动杆中部设置;
从动杆支架与篷布移动驱动装置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秀清,未经张秀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389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监控组件和通讯设备
- 下一篇:一种净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