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人机桨叶防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48813.X | 申请日: | 202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90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桦;高志;杨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飞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11/04 | 分类号: | B64C11/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博汇创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648 | 代理人: | 杨亚林;李倩竹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人机 桨叶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桨叶防呆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桨叶防呆结构,包括无人机体、桨叶及、设置在无人机体上的驱动组件;第一桨叶件、第二桨叶件均设置有防呆孔;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均设置有防呆凸起;沿第一输出端的旋转轴心线看时第一防呆角为锐角或者钝角;沿第二输出端的旋转轴心线看时第二防呆角为锐角或者钝角;俯视时第一桨叶件的安装孔与、第二桨叶件的安装孔镜像对称;防呆凸起对应地插入防呆孔。本实用新型能够达到,能够得知第二桨叶件组装错误,从而便于更换第二桨叶件实现防呆;若桨叶的顶面误当做、桨叶的背面时,防呆凸起对应地插入防呆孔,能够实现桨叶的顶面、背面的防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无人机桨叶防呆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无人机飞行姿态,无人机的桨叶通常包括正转桨叶及、反转桨叶(依靠推动空气的桨叶面的旋转方向区分正转桨叶、反转桨叶)。在组装无人机的桨叶时,如果将正转桨叶误当作反转桨叶组装,有造成无人机损毁的风险。同时,无人机的桨叶也有顶面、背面之分,如果装错的同样会有损毁风险。
目前市场中无人机的防呆(即,防止桨叶装错)结构,都会在无人机的桨叶上增加零件实现防呆,即正桨和反桨需要分别安装零件来区分正转桨叶及、反转桨叶的组装。
综上,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第一,无人机的桨叶的零件较复杂,机械故障的风险较高。
第二,材料成本、组装的人工成本等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解决或者缓解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手段为,无人机桨叶防呆结构,包括无人机体、桨叶及、设置在无人机体上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设置有第一输出端的第一驱动件及、设置有第二输出端的第二驱动件;无人机运行时第一输出端的旋转方向与、第二输出端的旋转方向相反;桨叶包括第一桨叶件及、第二桨叶件;第一桨叶件、第二桨叶件均设置有安装孔;螺栓穿过第一桨叶件的安装孔与第一输出端连接;螺栓穿过第二桨叶件的安装孔与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一桨叶件、第二桨叶件均设置有防呆孔;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均设置有防呆凸起;沿第一输出端的旋转轴心线看时第一防呆角为锐角或者钝角;沿第二输出端的旋转轴心线看时第二防呆角为锐角或者钝角;俯视时第一桨叶件的安装孔与、第二桨叶件的安装孔镜像对称;防呆凸起对应地插入防呆孔。
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效果为,能够得知第二桨叶件组装错误,从而便于更换第二桨叶件实现防呆。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螺栓旋入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的深度为安装深度,防呆凸起从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凸出的高度为凸起高度,安装深度小于凸起高度。
能够进一步地提高防呆效果,提高无人机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防呆孔为沉孔。
若桨叶的顶面误当做、桨叶的背面时,防呆凸起对应地插入防呆孔,能够实现桨叶的顶面、背面的防呆。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防呆螺栓,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均开设有防呆安装孔,防呆螺栓旋入防呆安装孔形成防呆凸起。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一桨叶件的防呆安装孔关于穿过第一输出端的旋转轴心线的平面镜像对称;第二桨叶件的防呆安装孔关于穿过第二输出端的旋转轴心线的平面镜像对称。
第一输出端与第二输出端能够设置为相同的零件,有利于降低成本。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一桨叶件的安装孔关于穿过第一输出端的旋转轴心线的平面镜像对称;第二桨叶件的安装孔关于穿过第二输出端的旋转轴心线的平面镜像对称。
第一输出端与第二输出端能够设置为相同的零件,有利于降低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飞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飞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488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系统和工程机械
- 下一篇:一种用于油墨配色的二次收集通风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