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流薄膜电容器用芯组电极上电极导电母排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57547.7 | 申请日: | 202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564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金剑瑞;金子正;周俊;李杰;鲍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新容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4/005 | 分类号: | H01G4/005;H01G4/228;H01G4/33 |
代理公司: | 杭州融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6 | 代理人: | 肖茂才 |
地址: | 315202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薄膜 电容 器用 电极 导电 | ||
1.一种直流薄膜电容器用芯组电极上电极导电母排,其特征在于:采用包括导电母排、上电极引出端子排和充电上电极共同构成对直流薄膜电容器内芯组两端面及侧面的三面包覆复合母排结构,所述导电母排包括第一导电母排、第二导电母排和第三导电母排,其中第一导电母排和第二导电母排分别覆盖设置于直流薄膜电容器内芯组的芯组电极两端头外侧处,第二导电母排采用具有多个镂空窗口的镂空结构,第三导电母排连接于第一导电母排和第二导电母排之间位置处,第三导电母排上设有上电极引出端子排和多个供芯组下电极端子引出的下电极端子引出窗口,上电极引出端子排上设有充电上电极和多个上电极引出电极端子,充电上电极根部连接设于上电极引出端子排上并延伸翻折至设于第一导电母排外侧处;第一导电母排、第二导电母排和第三导电母排相互连接共同形成具有U字形状截断面的导电母排结构。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薄膜电容器用芯组电极上电极导电母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导电母排上分布设有与多个芯极焊接连接的焊接限位座。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薄膜电容器用芯组电极上电极导电母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上电极引出电极端子根部分布对应设于各下电极端子引出窗口的同侧窗口外侧处。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薄膜电容器用芯组电极上电极导电母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电上电极设于上电极引出端子排上并设于靠长度方向的一端处,充电上电极具有比多个上电极引出电极端子更宽大的电极尺寸结构。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薄膜电容器用芯组电极上电极导电母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导电母排采用具有多个方形镂空窗口排列分布的镂空结构。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薄膜电容器用芯组电极上电极导电母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导电母排具有不同平面高度位置镂空结构,第二导电母排包括长度方向的长边母排和垂直于长度方向的短边母排,相邻短边母排之间具有方形镂空窗口,其中长边母排与短边母排不在同一侧平面上;长边母排设于短边母排外侧处,长边母排、短边母排和方形镂空窗口为一体式成型的第二导电母排结构。
7.按照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直流薄膜电容器用芯组电极上电极导电母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电上电极采用比上电极引出电极端子大3~6倍尺寸的加大加宽加粗电极结构。
8.按照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直流薄膜电容器用芯组电极上电极导电母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镂空窗口在第二导电母排长度方向上的单排分布数量与芯组下电极端子引出窗口设置数量相同。
9.按照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直流薄膜电容器用芯组电极上电极导电母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电上电极具有加大与第三导电母排相固定接触面积的充电接触固定底板,充电接触固定底板的长度尺寸为整个第三导电母排长度尺寸的40%~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新容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新容电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5754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芯极电容器
- 下一篇:电容器固定套压合感应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冲压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