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车载担架台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57997.6 | 申请日: | 202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093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于树滨;崔澂;李忠红;徐世伟;王建华;邢红涛;李晶晶;赵科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士官学校 |
主分类号: | A61G3/00 | 分类号: | A61G3/00;A61G3/0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轻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28 | 代理人: | 张培元 |
地址: | 050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车载 担架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车载担架台系统,包括台面,所述台面上分别设置有与台面相匹配的联动锁止机构、钢丝绳驱动机构、导轨机构、和横向运动动力机构,所述台面的下方设置转动及动力机构和减震机构,所述导轨机构包括导轨和导块,所述导轨和导块均选用碳素结构钢,且所述导轨与导块之间采用滚珠摩擦传动方式(润滑油浸渍块润滑),初步仿真基本额定静载可达11700N,容许静力矩109NM。本实用新型具有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高,减震效果好,可实现多位置与多角度调节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担架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车载担架台系统。
背景技术
针对战场/灾后中的伤员的转运问题,减少转运过程因救护车辆颠簸或其它外因导致的不必要死亡,提高伤员生存能力,降低院前死亡率。为此,拟设计一套一种智能车载担架台系统(简称“担架台”),并与现有军用标准担架进行匹配式应用,解决在复杂、恶劣、具有挑战性的环境中安全、快速和高效的完成伤员的转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伤员车载转运过程中车辆容易产生颠簸,从而导致伤员二次伤害的缺陷,提供一种智能车载担架台系统。所述一种智能车载担架台系统具有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高,减震效果好,可实现多位置与多角度调节等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车载担架台系统,包括台面,所述台面上分别设置有与台面相匹配的联动锁止机构、钢丝绳驱动机构、导轨机构、和横向运动动力机构,所述台面的下方设置转动及动力机构和减震机构,所述导轨机构包括导轨和导块,所述导轨和导块均选用碳素结构钢,且所述导轨与导块之间采用滚珠摩擦传动方式(润滑油浸渍块润滑),初步仿真基本额定静载可达11700N,容许静力矩109NM。
优选的,所述联动锁止机构包括第一步进电机、第一联轴器、轨台、丝杠、滑块和挡板,所述第一步进电机通过第一联轴器与丝杠连接,所述丝杠与滑块之间通过螺旋副连接,所述滑块与挡板之间为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钢丝绳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抱闸、减速机、第二联轴器、钢丝绳固定端、钢丝绳缠绕端和钢丝绳,所述第二联轴器固定连接在减速机的输出轴末端,所述钢丝绳缠绕端设置在第二联轴器上,所述钢丝绳缠绕在钢丝绳缠绕端与钢丝绳固定端之间。
优选的,所述横向运动动力机构包括第二步进电机,所述第二步进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带轮,所述带轮上缠绕有皮带,所述皮带的另一端传动连接有另一个带轮,另一个所述带轮固定连接在丝杠的末端。
优选的,所述转动及动力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固定连接在底座上,其中一个所述支架的顶部与台面的底部之间通过转动副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顶端与台面的底部之间通过转动副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底部与底座之间同样通过转动副连接。
优选的,所述减震机构采用四顶点倾斜对称布局方式。
优选的,所述台面的角度调节范围为0~13°,其横向和纵向调节范围分别为:0~220mm和0~100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围绕真实战/灾况中伤员车载转运中发生的实际问题,可有效解决非结构化环境下车辆颠簸对伤员导致的二次伤害,同时也大大减少了人力参与,并可快速将伤员由地面送到救护车内;
2、本实用新型通过联动锁止机构中各个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将第一步进电机的转动转变为滑块6的直线运动,从而带动挡板作直线运动,继而最终实现锁止机制,以便提高担架的的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通过钢丝绳驱动机构中各个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实现本体的直线运动,以便最大化纵向行程,通过钢丝绳驱动机构可带动整个平台纵向运动,以便安全可靠的将伤员转运到救护车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士官学校,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士官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579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小型精馏装置的回流比调节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外墙外保温一体化施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