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把角度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06841.2 | 申请日: | 202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079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山崎聪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新玛拓机车部件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1/16 | 分类号: | B62K21/1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27 | 代理人: | 陈惠珊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把 角度 调节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车把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车把架、车把A和调节部件A,车把架的一端设有锥形外齿轮A,调节部件A的一端设有锥形内齿轮A,调节部件A的另一端设有锥形外齿轮B,车把A的一端设有锥形内齿轮B,锥形外齿轮A与锥形内齿轮A啮合连接,锥形外齿轮B与锥形内齿轮B啮合连接,车把A的外壁上沿周向设有多个旋扭抵压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同的骑行者可以根据自身骑行姿势的需要选择车把A的最小调节角度,从而找到最舒适的骑行姿势,适用性很强,基本上可以满足所有骑行者的车把角度调节需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把角度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见的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的车把都是直接固定在车架上的,没有角度调节的功能,这使得一些骑行习惯不一样的骑行者无法找到最舒适的骑行姿势,而且,常见的车把中都安装有连接螺栓,使得闸线、束线等无法从车把内部走线,只能外露设置,既影响闸线、束线等的使用寿命,也影响车体的美观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把角度调节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把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车把架、车把A和调节部件A,
车把架的一端设有锥形外齿轮A,
调节部件A的一端设有锥形内齿轮A,调节部件A的另一端设有锥形外齿轮B,
车把A的一端设有锥形内齿轮B,
锥形外齿轮A与锥形内齿轮A啮合连接,锥形外齿轮B与锥形内齿轮B啮合连接,
车把A的外壁上沿周向设有多个旋扭抵压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于车把A和调节部件A通过锥形外齿轮B与锥形内齿轮B的啮合连接在一起,需要调节车把A的角度时,将车把A抬起,即将车把A上的锥形内齿轮B与调节部件A的锥形外齿轮B分离,然后根据角度调节需要转动车把A,当车把A转动一定角度后,将车把A上的锥形内齿轮B与调节部件A上的锥形外齿轮B重新啮合在一起,车把A的最小调节角度θ1由锥形外齿轮B与锥形内齿轮B的齿数决定,由于调节部件A和车把架通过锥形外齿轮A与锥形内齿轮A的啮合连接在一起,也可以调节调节部件A和车把A整体的角度,将调节部件A抬起,即将调节部件A上的锥形内齿轮A与车把架上的锥形外齿轮A分离,然后根据角度调节需要转动调节部件A,当调节部件A转动一定角度后,将调节部件A上的锥形内齿轮A与车把架上的锥形外齿轮A重新啮合在一起,调节部件A和车把A整体的最小调节角度θ2由锥形外齿轮A与锥形内齿轮A的齿数决定,另外,当单独的车把A的调节方向与调节部件A的调节方向相同时,车把A总体的最小调节角度为θ1+θ2,当单独的车把A的调节方向与调节部件A的调节方向相反时,车把A总体的最小调节角度为θ1-θ2或者θ2-θ1,所以车把A最小的调节角度可以是θ1、θ2、θ1+θ2或者θ1-θ2/θ2-θ1,不同的骑行者可以根据自身骑行姿势的需要选择车把A的最小调节角度,从而找到最舒适的骑行姿势,适用性很强,基本上可以满足所有骑行者的车把角度调节需要,而且,骑行者通过车把A上的旋扭抵压部可以非常省力地旋扭车把A。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锥形外齿轮A和锥形内齿轮A的齿数均可以是四十五。由此,调节部件A和车把A整体的最小调节角度θ2=360°/45=8°。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锥形外齿轮B与锥形内齿轮B的齿数均可以是三十。由此,单独的车把A的最小调节角度θ1=360°/30=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新玛拓机车部件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新玛拓机车部件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068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