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线的绝缘套管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16067.3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797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杨洋;张岚;陈国文;李浩涛;王有山;周磊;严玉廷;刘东省;何琴;赵亚豪;袁兴宇;邹茂青;杨家全;段励;陈光;罗恩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曲靖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1B17/58 | 分类号: | H01B17/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650217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线 绝缘 套管 | ||
1.一种导线的绝缘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管的管体(1)为空心的圆锥体,所述绝缘套管的一端为开口端(2),另一端为封闭端(3),所述开口端(2)的内径大于所述封闭端(3)的内径,所述开口端(2)为外扩的喇叭状,能够使裸露的金属线头更好地进入;
所述管体(1)的外壁(11)上的母线与所述管体(1)的中线所形成的外壁夹角为3度;
所述管体(1)的内壁(12)包括依次衔接的第一内壁(121)、第二内壁(122)、第三内壁(123)、第四内壁(124)、第五内壁(125)、第六内壁(126)及第七内壁(127),所述第一内壁(121)位于所述开口端(2),所述第七内壁(127)位于所述封闭端(3);
所述第一内壁(121)、所述第二内壁(122)、所述第三内壁(123)、所述第四内壁(124)、所述第五内壁(125)、所述第六内壁(126)及所述第七内壁(127)的壁面均为空心圆台状;
所述第一内壁(121)上的母线与所述管体(1)的中线形成的第一内壁夹角为1度,所述第一内壁夹角对应的所述中线的长度为20mm;
所述第二内壁(122)上的母线与所述管体(1)的中线形成的第二内壁夹角为3度,所述第二内壁夹角对应的所述中线的长度为10mm;
所述第三内壁(123)上的母线与所述管体(1)的中线形成的第三内壁夹角为4度,所述第三内壁夹角对应的所述中线的长度为15mm;
所述第四内壁(124)上的母线与所述管体(1)的中线形成的第四内壁夹角为6度,所述第四内壁夹角对应的所述中线的长度为5mm;
所述第五内壁(125)上的母线与所述管体(1)的中线形成的第五内壁夹角为3度,所述第五内壁夹角对应的所述中线的长度为5mm;
所述第六内壁(126)上的母线与所述管体(1)的中线形成的第六内壁夹角为3度,所述第六内壁夹角对应的所述中线的长度为25mm;
所述第七内壁(127)上的母线与所述管体(1)的中线形成的第七内壁夹角为9度,所述第七内壁夹角对应的所述中线的长度为3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线的绝缘套管,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裸露的金属线头的线径为12mm时,所述裸露的金属线头在插进所述管体(1)后,与所述第二内壁(122)形成接触,进而卡住;
当所述裸露的金属线头的线径为11mm时,所述裸露的金属线头在插进所述管体(1)后,与所述第三内壁(123)形成接触,进而卡住;
当所述裸露的金属线头的线径为9mm时,所述裸露的金属线头在插进所述管体(1)后,与所述第五内壁(125)形成接触,进而卡住;
当所述裸露的金属线头的线径为8mm时,所述裸露的金属线头在插进所述管体(1)后,与所述第六内壁(126)形成接触,进而卡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线的绝缘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管使用绝缘性的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线的绝缘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管的封闭端(3)为空心的半球体,直径为1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线的绝缘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端(2)的最大开口直径为24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曲靖供电局,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曲靖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1606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