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汽车用集成式电池包加热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22126.8 | 申请日: | 2021-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776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凡;宫庆伟;翟国增;雷翠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15;H01M10/625;H01M10/6568;B60L58/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44000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集成 电池 加热 冷却 装置 | ||
1.一种电动汽车用集成式电池包加热冷却装置,包括电子水泵、高压水加热器、双效CHILLER热交换器、三通阀(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壳体(2),电子水泵、高压水加热器、双效CHILLER热交换器、三通阀(1)集成于壳体(2)内,双效CHILLER热交换器的用于与电池包连接的进、出冷却液管口经管路引出壳体,双效CHILLER热交换器的用于与制冷回路连接的进、出冷媒管口经管路引出壳体;壳体上设置有向壳体内部高压供电的高压接口插件和向壳体内部提供低压电源与控制信号的低压接口插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用集成式电池包加热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2)上设置有两个冷却液管快插接头(3),双效CHILLER热交换器的用于与电池包连接的进、出冷却液管口经管路分别与两个冷却液管快插接头(3)连接;壳体(2)上设置有两个冷媒管接口(4),双效CHILLER热交换器的用于与制冷回路连接的进、出冷媒管口经管路分别与两个冷媒管接口(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用集成式电池包加热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2)采用铝制方盒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汽车用集成式电池包加热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2)内设有将壳体(2)内腔分隔为左右两部分的隔板(5),双效CHILLER热交换和高压水加热器分置于壳体(2)内腔的左右两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汽车用集成式电池包加热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2)内壁设有隔热层,隔板(5)外壁设有隔热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汽车用集成式电池包加热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2)内壁及隔板(5)外壁的隔热层选用EPDM海绵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汽车用集成式电池包加热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冷却液管快插接头(3)位于壳体(2)的左侧,两个冷媒管接口(4)位于壳体(2)的前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汽车用集成式电池包加热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高压水加热器的出水口与三通阀(1)的进口连通,三通阀(1)的第一出口经管路引出壳体(2),三通阀(1)的第二出口与双效CHILLER热交换器的进热冷却液管口经管路连通,双效CHILLER热交换器的出热冷却液管口经管路与电子水泵的入口相连,电子水泵的出口与高压水加热器的进水口连通,同时,电子水泵的入口经管路引出壳体(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汽车用集成式电池包加热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2)上设置有两个冷却水管快插接头(6),三通阀(1)的第一出口、电子水泵的入口经管路分别与两个冷却水管快插接头(6)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汽车用集成式电池包加热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冷却水管快插接头(6)位于壳体(2)的右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2212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蓄电池正极端子绝缘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电机安装的车身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