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人驾驶靶车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38873.0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640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冯振坤;梁海军;刘渊;霍舒豪;张德兆;王肖;李晓飞;张放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兰德适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J9/02 | 分类号: | F41J9/02;F41A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诚智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39 | 代理人: | 戴燕 |
地址: | 40112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人驾驶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无人驾驶靶车,其特征在于,无人驾驶靶车包括:底盘模块、车身本体、控制模块和传感器模块;车身本体包括:底盘转接支架、前框架、后框架、中框架、多块前检修板、两块侧检修板和多块后检修板;底盘转接支架固定在底盘模块的上方;前框架、后框架、中框架与底盘转接支架固定;中框架位于前框架和后框架之间;多块前检修板分别与前框架的上表面、左侧面、右侧面可拆卸连接;两块侧检修板与分别中框架的两个侧面可拆卸连接;多块后检修板分别与后框架的后端、左侧面、右侧面可拆卸连接;控制模块与底盘模块连接;传感器模块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驾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驾驶靶车。
背景技术
过去的武器装备试验训练中的目标物绝大多数为固定靶,但随着实战化要求的不断提高,固定靶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现有的机动靶车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轨道式靶车,靶车在预先铺设的轨道上运行,靶车通过预设程序在轨道上实现加速、减速等机动;二是遥控式靶车,通过在靶车上安装遥控装置,对靶车进行远程遥控实现机动;三是拖拽式靶车,靶车由前车牵引拖拽实现机动。
上述第一种轨道式靶车路线相对固定,多数仅能进行直线运动,规律明显,易进行预判,训练的难度较低,另外铺设的轨道也存在被误伤的风险。第二种遥控式靶车可以实现远程遥控,相对于第一种方式更灵活,但遥控距离有限,且通讯信号易受干扰,另外靶车数量有限,一名操作人员仅能遥控一台靶车,靶车难以组队。第三种靶车由前车牵引,机动灵活,但由于前车由人驾驶,风险极大,为降低前车风险导致拖拽线很长,大大降低了靶车的机动性,该方式极少被采用。
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恰好为以上问题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方案,通过自动驾驶技术让靶车动起来,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提高训练水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人驾驶靶车,该靶车采用框架结构设计,便于拆解组装,易化整为零,方便物流运输;且可以利用无人驾驶技术,实现靶车的自主机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人驾驶靶车,所述无人驾驶靶车包括:底盘模块、车身本体、控制模块和传感器模块;
所述车身本体包括:底盘转接支架、前框架、后框架、中框架、多块前检修板、两块侧检修板和多块后检修板;
所述底盘转接支架固定在所述底盘模块的上方;
所述前框架、后框架、中框架与所述底盘转接支架固定;所述中框架位于所述前框架和后框架之间;
多块所述前检修板分别与所述前框架的上表面、左侧面、右侧面可拆卸连接;
两块所述侧检修板与分别所述中框架的两个侧面可拆卸连接;
多块所述后检修板分别与所述后框架的后端、左侧面、右侧面可拆卸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底盘模块连接;
所述传感器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主控制器;所述底盘模块包括:底盘车架、前桥总成、后桥总成和底盘控制器;
所述底盘车架包括第一框架结构和两个第二框架结构;所述两个第二框架结构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结构的两端,且与所述第一框架结构一体连接;所述底盘车架的剖面结构呈“凹”型;
所述前桥总成、后桥总成和底盘控制器均与所述第二框架结构固定连接;
所述前桥总成和后桥总成分别与所述底盘控制器连接;
所述底盘控制器与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控制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兰德适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兰德适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388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油相液封层的纳米孔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TVS管封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