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长余辉LED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46128.0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888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方显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显峰 |
主分类号: | H01L33/48 | 分类号: | H01L33/48;H01L33/50;H01L33/58;H01L33/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100 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上***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余辉 led | ||
长余辉LED,包括LED晶片(1)及附件、支架(2)、配光内透镜(3)、长余辉发光透镜体(4),LED晶片(1)及附件、支架(2)封装在透明配光内透镜(3)的内部,配光内透镜(3)的顶部为具有配光出射功能的光学部,长余辉发光透镜体(4)为长余辉发光粉与透光混合介质按比例混合并通过液态固化成型或熔融态固化成型的光学结构发光成型体,通过透明导光介质以液态固化方式或熔融态固化方式或通过契合结构包围或局部包围在配光内透镜(3)的侧壁上形成具有LED配光出射和余辉发光功能的LED整体;能调节光能分配比例、对出射光场配光,在保持余辉发光优点的同时可使至少部分LED发光体的出射光按光路设计出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光LED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长余辉LED。
背景技术
长余辉发光材料简称长余辉材料,又称夜光材料,是一种光致发光材料:在光源激发下,发出可见光,并将获得的部分光能储存起来,在激发停止后,以光的形式将能量缓慢释放出来,其发光亮度与发光材料的本身性能有关,还与长余辉发光层的厚度和其中长余辉发光粉浓度有关;由于电致发光激发长余辉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长余辉材料的发光亮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这几年逐渐被重视,被应用到各种发光器材领域,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欢迎,形成了行业和地方标准,并已形成产业化发展。
在此背景下,有人通过将长余辉与LED晶片向结合开发出了长余辉LED。如专利号CN101776213B、CN205723621、CN104170103A、206890416u,采用覆盖方式在LED灯珠上涂覆长余辉涂层或在LED灯珠的外表面全包覆长余辉灯壳,或如专利号2007100302054、2016205208975、2016205176048,采用在LED灯珠透镜的顶部设置长余辉发光封装层。现有的长余辉LED都采用上述两种方式制作,虽然能实现熄灯后的余辉发光效果,但存在以下主要缺陷:
1.现有的长余辉LED,长余辉设置在其顶部或全包覆在灯珠上,由于LED一般为朗伯体,越靠近主光轴方向的发光光强越大,故LED的大部分出射光从灯珠的顶部出射,由于长余辉发光粉的吸收和散射,LED发光时出射光能损失过大,尤其使LED光束角过大,起不到聚光远射等配光效果。
2.出射光为LED发光和长余辉受激发光的复合发光,因此存在色相漂移,对原LED光谱影响过大。
3.由于LED附近光强非常高,远远超过长余辉材料所需饱和激发的强度,造成不必要的光能浪费,使LED总体发光光效低,大大影响其使用性能。
4.采用多芯片LED或单个LED多色光发光时,其中不在长余辉激发光谱范围内的色光受到长余辉发光体的遮光影响,造成了光能浪费。
总之,现有技术的长余辉LED存在上述致命缺陷及其他一些缺点,制约了其发展,成为业内亟待解决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长余辉LED,使之
a、既具有LED配光出射功能,特别的,具有LED配光出射功能,可使LED晶片的至少部分出射主光束按光路设计出射【便于实现发光角、光束角或光强分布等参数,如聚光或发散或偏射(出射主光束与发光主轴呈锐角出射)或、偏光(有时也叫侧光,一侧的出射光能分布大于另一侧的出射光能分布)等】,能够使出射光满足主光束定点(区域)投光或定向(角度)投射等需求特别的;整体又具有高亮度的长余辉发光效果。
b、在保持长余辉发光体余辉发光的同时使LED以本色(原有的发光性能、发光波长)出射,减少了长余辉受激发光时对LED原有发光特性造成的光干扰(色度偏移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显峰,未经方显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461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用低速柴油机燃油喷嘴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病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