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焊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49372.2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460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方兆文;邱甜;袁方;龚健;周胜;洪建勇;陈添立;吕超群;邹俊;周留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固建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B23K37/047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徐金杰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经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焊接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焊接系统,包括焊接机器人组件、变位机和控制台,焊接机器人组件包括行走底梁以及机械手,机械手通过行走机构滑动设置在行走底梁上,变位机设置在焊接机器人组件的一侧,且变位机上设有用来夹持钢结构工件的夹持机构,控制台通过信号控制变位机带动钢结构工件转动至相应的角度,控制台通过信号控制机械手在行走底梁滑动至钢结构工件处,对钢结构工件进行操作。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钢结构工件自动化加工,且方便上下料操作,提高了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工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智能焊接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钢结构行业得到快速发展,且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目前钢结构的加工工序较多,包括切割、装焊等工艺,主要还是依靠人工进行工件的切割、装配和焊接;但是高速增长的需求使得满足技能要求的焊工短缺,人工成本高;且由于钢结构制造自动化程度低,焊接质量、效率难以保证,材料浪费大;另外,由于目前国内建筑钢结构多是非标设计、构件品种多、单件小批量生产、工艺复杂,再加上前道工序下料、组对精度不高等特点,实现钢结构工件的机器人焊接存在较大困难。
中国专利CN110614450A公开了一种建筑钢结构机器人切割、搬运、焊接一体化工作站,工作站包括:变位机、搬运机器人、切割机器人、焊接机器人、储料台和智能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存有加工工艺参数并下达加工指令,规划切割、搬运、焊接机器人运动路径;切割机器人对母件进行切割,完成开锁口、割圆孔、开坡口工作,搬运机器人负责加劲板上料,焊接机器人负责加劲板焊接,变位机配合三台机器人协同工作。该工作站虽然能实现钢结构的自动化、智能化加工,提高了钢结构工件的加工效率;但是该工作站整体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且机械手与变位机的位置固定,间隔距离较小,不利于钢结构工件的上下料;另外,该工作站的变位机结构定制化程度较高,只能适用特定的工件,通用性较差,且工件在变位机上的固定操作比较麻烦,可能依旧需人工辅助,影响整体的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焊接系统,该系统能最大化减少人工参与,提高钢结构工件的加工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焊接系统,包括焊接机器人组件、变位机和控制台,焊接机器人组件包括行走底梁以及机械手,所述机械手通过行走机构滑动设置在行走底梁上,所述变位机设置在焊接机器人组件的一侧,且变位机上设有用来夹持钢结构工件的夹持机构,所述控制台通过信号控制变位机带动钢结构工件转动至相应的角度,所述控制台通过信号控制机械手在行走底梁滑动至钢结构工件处,对钢结构工件进行操作。
作为优选方案:两个机械手分别滑动设置在行走底梁上,且一个机械手上设有焊接组件,另一个机械手上设有上料组件。采用两个机械手分别进行上料和焊接工作,有利于提高整体效率。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行走机构包括用来固定机械手的移动平台以及固定在移动平台内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行走底梁上设有直线移动导轨和直线驱动齿条,所述移动平台滑动设置在直线移动导轨上,且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齿轮与直线驱动齿条相啮合,从而使得移动平台在直线移动导轨上运动。行走机构采用齿轮齿条的方式驱动,结构简单可靠,有助于提高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移动平台内还设有电控组件,所述电控组件与控制台通讯连接,且电控组件接收控制台的信号,控制第一驱动电机正转或反转,带动移动平台运动。
作为优选方案:两台变位机间隔固定在变位机底座上,且两台变位机分别对钢结构工件的两端进行夹持,且两台变位机由控制台控制同步运动。采用控制台协调统一控制机械手的运动以及变位机的运动,整体配合更加准确,提高了加工精度和质量。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变位机包括变位机机架、转盘组件、夹紧组件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转盘组件的一侧转动设置在变位机机架上,且由固定在变位机机架的第二驱动电机带动,所述夹紧组件滑动设置在转盘组件的另一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固建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固建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493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工程支撑板
- 下一篇:一种用于含苯酚钠的高盐有机废水无害化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