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身姿态主动平衡的倒三轮车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72256.2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515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饶瑜;梁馨丹;饶杨彬;黄歆玥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市科摩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5/05 | 分类号: | B62K5/05;B62K25/04;B62K21/00;B62M19/00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3 | 代理人: | 韦微 |
地址: | 545616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身 姿态 主动 平衡 三轮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身姿态主动平衡的倒三轮车,包括车身、转向控制机构、主体支架、底盘机械调节平衡机构、平衡调节机构和PLC控制系统,平衡调节机构包括齿轮齿条式推杆总成、减速机构、电机、平衡调节支撑梁和两组减震器总成,齿轮齿条式推杆总成的齿轮通过减速机构与电机连接,齿轮齿条式推杆总成的齿条底端与平衡调节支撑梁的端部连接,平衡调节支撑梁中部安装有转轴,该转轴两端通过轴承座安装在主体支架上,平衡调节支撑梁的两端分别与减震器总成的上端铰接,两个减震器总成的下端分别与平衡上A臂外端铰接,车身前端与主体支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平衡调节机构,对车身的平衡性调节更理想,车身稳定性好,且结构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倒三轮车,特别涉及一种车身姿态主动平衡的倒三轮车。
背景技术
前端两个轮、后端一个轮的倒三轮车已经在市场上普遍推广。丰田i-road倒三轮车采用后轮转向,该种转向方式对于驾驶体验而言存在不舒适性。绝大多数人的乘坐习惯是前轮转向,从寻迹的几何层面来分析,后轮转向也不利于人体感官适应。目前市场上也有采用前轮转向的倒三轮车结构,但是这些倒三轮车对车身的平衡结构均没有比较优化的设计。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320203320.8公开了一种转弯可侧倾倒三轮太阳能车车架,该车架存在的主要不足之处是:1.没有设置平衡调节机构,驾驶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平衡车身。2.前轮支架与车架之间是通过转轴连接而非固定连接,相当于前轮支架上固定的所有部件以及前轮支架等部件形成了副车架,副车架与车贺之间由于是转轴连接,两者之间可以发生相对运动,故车架倾斜时,副车架不倾斜,车轮不会随之倾斜,由于车轮不会与车架一起倾斜,故在车架倾斜时,车轮会产生侧向变形,影响车身稳定性。3. 由于副车架与车身结构必须是通过一个转轴相连,对连接部件的强度要求高。4.转向控制系统中,连接前轮两个羊角之间的连线位于两个前轮中心连线的后端,即方向机安装在前轴(两个前轮中心连线)后端,方向盘角度太小,驾驶体验不良。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520206052.4公开了一种倒三轮车转弯可侧倾电控系统,其主要是引入电控部分实现转弯自动侧倾功能。但是其机械部分仍然在以下问题:1.同样没有设置用于调节车身平衡的机械结构,对于车身的平衡效果不佳。2.减震器总成的底端是与平衡下A臂连接,一方面会造成减震器总成的内倾角过大,当两车轮受力不同时,使平衡上、下A臂构成的平行四边形变形是非线性的,就会导致减震器总成末段反馈比首段弱(理想情况是需要减震器总成末段反馈比首段强),避震效果不好;另一方面,由于减震器总成需要穿过平衡上A臂才能与平衡下A臂连接,减震器总成的安装空间受到平衡上A臂的限制,故其后倾角的调节安装范围受限较大,不利于其后倾角的调节。3.同样设置有副车架,且副车架占用的空间大,使整车的体积大。4.传动装置采用齿轮和链条的结构,即步进电机是通过齿轮和链条传动,是一种开式润滑的结构,存在旷量大,磨损大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身姿态主动平衡的倒三轮车,该倒三轮车设置有平衡调节机构,对车身的平衡性调节更理想,车身稳定性好,且结构简单。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身姿态主动平衡的倒三轮车,包括车身、两个前轮、一个后驱动轮、转向控制机构、主体支架和底盘机械调节平衡机构,所述转向控制机构包括有方向推杆,方向推杆通过羊角分别与两个前轮连接,所述后驱动轮安装在车身后端,还包括平衡调节机构,所述平衡调节机构包括齿轮齿条式推杆总成、减速机构、电机、平衡调节支撑梁和两组减震器总成,所述齿轮齿条式推杆总成的齿轮通过减速机构与电机连接,齿轮齿条式推杆总成的齿条底端与平衡调节支撑梁的端部连接,所述平衡调节支撑梁中部安装有转轴,该转轴两端通过轴承座安装在主体支架上,所述平衡调节支撑梁的两端分别与减震器总成的上端铰接,所述底盘机械调节平衡机构包括平衡上A臂和平衡下A臂,所述平衡上A臂和平衡下A臂的外端通过球头分别与转向控制机构的羊角连接,平衡上A臂和平衡下A臂的内端通过销轴与主体支架活动连接,两个减震器总成的下端分别与平衡上A臂外端铰接,所述车身前端与主体支架固定连接,该倒三轮车还设置有用于控制平衡调节机构电机的PLC控制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科摩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柳州市科摩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722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爆避雷器
- 下一篇:智能红外数据传输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