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车辆的电池包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86069.X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34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冯富春;李锐;代康伟;李彦良;盛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42 | 分类号: | H01M50/242;H01M50/244;H01M50/249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欧阳高凤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电池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电池包和车辆,所述的电池包,包括:电池包框架,所述电池包框架包括:在前后方向延伸的电池包纵梁;底板,所述底板设置在所述电池包框架的底部且与所述电池包框架固定连接;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与所述电池包纵梁间隔开;其中所述电池包纵梁的外侧上设置有吸能组件。本申请的电池包,通过在电池包纵梁的外侧设置吸能组件,有效的保护了电池包框架内的电池模组,在整车遭受碰撞后,即使挤压到电池包也不会挤到其内部的电池模组,从而保证整车在碰撞后电池包的绝对安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电池包和车辆。
背景技术
在纯电车开发项目中,侧面柱碰是最难通过的一项碰撞测试。主要原因是刚性柱直径小,碰撞速度高,对整车侵入量大挤压电池包所导致。因此,为了满足侧面碰撞要求,可以通过改变电池模组与电池包边框的安全距离,但这样设计会减少电池的布置空间,降低电池包的体积能量密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电池包,可有效减小碰撞后电池包的被侵入量,保护电池包的安全;
本申请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电池包。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了用于车辆的电池包,包括:电池包框架,所述电池包框架包括:在前后方向延伸的电池包纵梁;底板,所述底板设置在所述电池包框架的底部且与所述电池包框架固定连接;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与所述电池包纵梁间隔开;其中所述电池包纵梁的外侧上设置有吸能组件。
本申请的电池包,通过在电池包纵梁的外侧设置吸能组件,有效的保护了电池包框架内的电池模组,在整车遭受碰撞后,即使挤压到电池包也不会挤到其内部的电池模组,从而保证整车在碰撞后电池包的绝对安全。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包纵梁构造为“L”形且包括:水平板部以及设置在所述水平板部的内端且向上延伸的竖直板部,所述吸能组件设置在所述水平板部与所述竖直板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吸能组件包括:多个在内外方向上依次排布的吸能件。
进一步地,所述吸能组件包括:第一吸能件和第二吸能件,所述第一吸能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吸能件的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吸能件的结构强度大于所述第二吸能件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吸能件包括:第一外周壁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周壁内的多个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二吸能件包括:第二外周壁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周壁内的多个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加强筋的数量。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第一加强筋的至少部分彼此相交且与所述第一内周壁的内侧面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第二加强筋的至少部分彼此相交且与所述第二内周壁的内侧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吸能件在内外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吸能件在内外方向上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吸能件在内外方向上的宽度不小于30mm,所述第二吸能件在内外方向上的尺寸不小于20mm。
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所述的电池包。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电池包纵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池包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860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