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背板插件实时调度的快速原型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711265.8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990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卿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研旭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博士科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63 | 代理人: | 宋佳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背板 插件 实时 调度 快速 原型 控制器 | ||
1.一种基于背板插件实时调度的快速原型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DSP处理器(1),所述DSP处理器(1)通过并行总线连接有逻辑控制器,逻辑控制器引出ADC采集板、DAC信号输出控制板、DO数字输出板、DI数字输入板、PWM控制板、QEP拓展板以及旋变接口板,所述逻辑控制器通过并行总线连接有协控制器(3),所述DSP处理器(1)通过主CPU并行总线连接至缓冲驱动电路(4),所述协控制器(3)通过辅助CPU并行总线连接至缓冲驱动电路(4),所述缓冲驱动电路(4)与插座接口(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背板插件实时调度的快速原型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控制器具体为第一FPGA控制器(2),ADC采集板包括数据采集模块(6)和DB25接口(7),所述DB25接口(7)的输出端分别与三个数据采集模块(6)连接,三个所述数据采集模块(6)通过SPI总线与第一FPGA控制器(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背板插件实时调度的快速原型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控制器具体为第一FPGA控制器(2),DAC信号输出控制板包括DAC BD37接口(8)、调理电路(9)以及数模转换器(10),所述第一FPGA控制器(2)通过SPI总线与两个数模转换器(10)连接,所述数模转换器(10)的输出端接入调理电路(9)的输入端,所述调理电路(9)的输出端接入DAC BD37接口(8)的输入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背板插件实时调度的快速原型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控制器具体为第二FPGA模块(21),DO数字输出板包括32路DO DB37接口(11)和第二缓冲驱动电路(12),所述第二FPGA模块(21)通过I/O总线连接至第二缓冲驱动电路(12),所述第二缓冲驱动电路(12)的输出端连接柱32路DO DB37接口(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背板插件实时调度的快速原型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控制器具体为第二FPGA模块(21),DI数字输入板包括32路DIBD37接口(13)和第三缓冲驱动电路(14),所述32路DI BD37接口(13)的输出端接入第三缓冲驱动电路(14)的输入端,所述第三缓冲驱动电路(14)的输出端通过I/O总线连接至第二FPGA模块(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背板插件实时调度的快速原型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控制器具体为第二FPGA模块(21),PWM控制板包括PWM脉宽调制BD37接口(15)和第四缓冲驱动电路(16),所述第二FPGA模块(21)的输出端通过I/O总线连接至第四缓冲驱动电路(16),所述第四缓冲驱动电路(16)的输出端接入PWM脉宽调制BD37接口(15)的输入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背板插件实时调度的快速原型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控制器具体为第二FPGA模块(21),QEP拓展板包括8组QEP接口及6路CAP BD37接口(17)和第五缓冲驱动电路(18),所述8组QEP接口及6路CAP BD37接口(17)的输出端接入第五缓冲驱动电路(18)的输入端,所述第五缓冲驱动电路(18)通过I/O总线与第二FPGA模块(2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背板插件实时调度的快速原型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控制器具体为第一FPGA控制器(2),所述旋变接口板旋转变压器接口(19)和旋变解析电路(20),所述旋转变压器接口(19)的输出端接入旋变解析电路(20)的输入端,所述旋变解析电路(20)通过SPI总线与第一FPGA控制器(2)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背板插件实时调度的快速原型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协控制器(3)通过以太网芯片引出RJ45以太网接口,所述协控制器(3)通过隔离收发器模块引出DB9的232串口,所述协控制器(3)通过通讯模块引出串口485通信接口,所述协控制器(3)通过CAN模块引出CAN通信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研旭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研旭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71126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耐高温电缆
- 下一篇:一种用于淋浴房内置式五金件结构